
半岛全媒体记者 汪院萍
判断损坏原因、清洗、焊接、抛光、上蜡,一件件蒙尘珠宝首饰在吕焕地的手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他一边忙活手里的活计,一边和顾客交流。他是珠宝维修师,十几年的时间,从学徒成了师傅,从门外汉变成了老顾客眼中的“珠宝鉴定师”。
从机械制造到珠宝维修都是兴趣使然
吕焕地原来是做机械的,进入珠宝维修这一行算是偶然中的必然。一方面是他跟当时胶南本地最大的首饰品牌“仁义老字号珠宝”的老板是很好的朋友,老板和老板娘都非常愿意传授他这项手艺,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吕焕地对珠宝玉器等非常感兴趣。“我个人比较喜欢这些东西,尤其是顾客拿来各种有问题的首饰,经过我的加工变得焕然一新,我就觉得很有成就感,那种高兴是发自内心的满足。”吕焕地说。
从机械制造到首饰维修,看似毫不相关的两种行业其实也是有共通之处的,用吕焕地的话说,“不过是一个大一个小,一个相对粗糙,一个追求精致,跨行不算太大,所以上手比较快。”
从学徒到“专家”全在2平米的空间里
初见吕焕地,他看起来并不显年龄,时不时和路过的同事打招呼开玩笑,非常随和。但当看到他那双手的时候,又觉得不像是长期居住在城市的人该有的一双手。
吕焕地的活做得好,很多老顾客都愿意找他维修首饰,仅采访期间就先后来了4位找他维修首饰的顾客。由于长期重复捏首饰和捏维修工具的动作,吕焕地两只手上的食指和大拇指跟其他指头明显不一样,上面裂痕交错密布,显得非常粗糙。“因为维修首饰是个精细活,戴着手套没法工作,时间长了这四个手指头就这样了。”
据吕焕地介绍,他当时手艺是在“仁义老字号珠宝”学的,学成以后也就一直留在了这里,所以从学徒到现在被称为“专家”,其实一直没有离开这2平米的空间。
“首饰维修师”成了老顾客眼里的“珠宝鉴定师”
十几年来吕焕地一直做着首饰维修的工作,可是却慢慢成了老顾客眼里的珠宝鉴定师,很多老顾客买了玉器翡翠,都喜欢拿来给他瞧瞧。“因为接触的多了,自己心里就有数。一般你拿来个东西,我打眼一看就知道真假好坏,这都是经验。”吕焕地告诉记者。
曾经有人在外地花了7万多买了一个翡翠镯子,吕焕地一眼就看出是B货。“当时那个镯子看起来非常漂亮,但是这种经过化学物质浸泡加工的首饰对人体是有害的,一定不能长期佩戴。”吕焕地说。吕焕地当即告诉当事人去维权,不仅挽回了当事人的财产损失,还让其免受化学物质的伤害。
像这样找吕焕地进行珠宝鉴定的太多太多了,几乎每天都能碰到,旅游旺季的时候,找他做珠宝鉴定的人更多,顾客们似乎已经自动把他当成了珠宝鉴定师。
吕焕地的工作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