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返回 2021年06月04日

省内首个地下空间整体出让建设项目已开工,将打造青岛市第一个以站点为核心的TOD

青岛国际邮轮港区跑出建设“加速度”

半岛都市报    2021年06月04日

半岛全媒体记者 曹现梅 通讯员 丁晓忱

58天内,土地入储并发布招拍挂;网拍后,一周内取得三证;6月1日,地下空间建设开工……在“项目落地年”,青岛国际邮轮港区跑出“加速度”。当下,市北区正建设RCEP青岛经贸合作先行创新试验基地。作为重要载体,青岛国际邮轮港区将以开放之姿拥抱更前沿的未来。
地下空间建设全面开工
5月20日网上竞拍取得土地使用权后,仅历时一个工作日,作为青岛国际邮轮港区的建设方,青岛环海湾开发建设有限公司顺利取得启动区地下空间项目道路、商服及停车两个部分的建设双证;一周后,又取得施工许可证;6月1日,地下空间建设全面开工。高效的进度连连刷新了市北区工程项目的速度。
“这离不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北分局和行政审批局的支持,他们都来项目现场办公,免去冗余事项,直指问题。”青岛环海湾开发建设有限公司总经理路强介绍,从去年3月份启动建设以来,在市区两级政府、省港口集团和青岛港集团的支持下,这片土地每天都有新的变化。 
这片港区承载着未来百年的期冀,带着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青岛环海湾公司团队上下齐心,挂图作战,日夜奋战,每一项任务都列出时间节点,甚至细化到一个具体时刻。从环海湾公司所在的办公地点——中联自由港湾高层向北俯瞰,青岛国际邮轮港区的全貌尽收眼底。目前,地上建筑区域基本已经拆除平整,陆续有大型机械进场。由于地下管网复杂,目前施工人员正在整理管线,排除进一步施工障碍。
据悉,作为青岛国际邮轮港区的创新举措,地下空间实行整体出让建设,这在山东省内属于首创。“整体规划是对国内城市过去20年来地下空间开发的利弊进行的系统分析,突破传统用地红线思维,创新土地出让模式,全面整合地下道路、管廊、能源、停车、商业等设施,实现各地块空间功能与建设品质的高度统一。”路强说,围绕地铁2号线邮轮母港站的地下功能布局,将打造青岛市第一个以站点为核心的TOD开发项目,融合地下道路、管廊、能源、停车、商业等设施,“届时,整片区域的地下空间将互联互通,市民可以免去交通拥堵的烦恼。” 

来这里可观海听涛、品味艺术
如何让青岛国际邮轮港区这个历史性工程着眼青岛未来百年发展?更新改造之初,青岛国际邮轮港区总规划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吴志强教授提出“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的承载区、国际资源对接的思想策源地、中国邮轮旅游发展实验区的核心区”的港区定位,规划“乐海坊、通海坊、居海坊、尚海坊、探海坊”五大功能区。
同时,规划对标国内外先机城市经验,不断进行优化。在接下来的具体设计环节,环海湾公司协调启动区现有设计单位达15家。路强说,项目还特意增设了专门“挑刺”的设计团队。这在以往的项目中比较少见,目的都是为了以更前沿的理念拥抱未来百年发展。
在此前公布的规划图中,可以看到青港商务中心、RCEP博览中心、中铁晋鲁豫总部等产业载体的具体位置。路强说,这其中的项目——青岛源文化中心将打造为一处公共文化综合体。据透露,这里已经作为青岛市新图书馆选址的位置之一。
同时,1、2号码头区域在修旧如旧、保持原貌的同时,将规划建设餐饮集市。“在这处美食集市,我们将邀请舌尖上的中国幕后美食团队联合打造。”青岛环海湾开发建设有限公司负责工程的工作人员说,届时大家来这里可观海听涛尝美食。
如同侧畔正以飞架之姿,贯穿后海的新冠高架桥,青岛国际邮轮港区将以新的起舞挥动青岛通往未来的振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