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返回 2021年06月04日

政策敲门,我来响应

半岛都市报    2021年06月04日

在推进办证的过程中,因为复杂的历史遗留,难免出现不可调和的因素。在办证专班的日常办公中,他们的手头上总是少不了一摞带着明显翻痕的文件。这些文件里不光有最新的省部级政策,还有市级新政。“政策一定吃透。”这些翻了无数遍的政策不只在纸面上,也记在了他们的脑海中。
59岁的侯淑娟就曾是为办证发愁的金源小区居民之一。就在今年3月份,她所在的金源小区三期开始首次登记,她赶在第一批顺利办好了房产证,为近几年来的奔波画上了一个句号。
侯淑娟所在的金源小区不仅有回迁房,也有商品房,自2013年陆续入住以来,办证难就成为邻居们的话题。让她想不明白的事儿,本来回迁是一件高兴的事,“怎么就要含着泪往下咽”。
在长达数年的办证奔波中,围绕项目的抵押、查封、验收……成为这位退休老人和邻居聊天时常挂在嘴边的字眼。
“金源小区的问题确实很复杂,不仅牵涉开发单位,还有融资公司将项目做了抵押。”城市更新发展中心主任梁学建是办证专班的具体负责人,他介绍,当初为了解决抵押问题,他们与融资公司多次交涉,一直僵持。有一次,他们从上午11点起,一直在谈判,直到得知当天对方公司来了两名党员。梁学建转换思路,从当前的时政谈起,回顾最初入党的初心,一个多小时的畅谈中,引起了对方的共鸣。最终,对方同意让步,答应办理解押。为了让对方进一步宽心,办证专班次日又赶到他们正在进行的项目施工现场,帮对方查缺补漏。这份担当和诚心,让对方随即加快了解押的流程。
在办证过程中,办证专班还与相关部门联合会商后,创新性地按照“证费分离”“证税分离”等原则。在一系列环节的紧密配合下,很快该项目符合办证首次登记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