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返回 2022年09月26日

老来相伴,缘来不晚

半岛都市报    2022年09月26日

(上接A09版)
“也不是一见钟情,就觉得彼此还行,条件差不多,那就牵手往前走两步看看。不错的话,就再往前走两步。”但是,有一点吴常明有言在先,“我们不是年轻人谈恋爱,你情我愿就行。必须跟父母子女也见见面,他们认可了,我们才能处下去。”
此后不久,正好赶上张乃风的老母亲过78岁生日。那天,她带着吴常明见了母亲、孩子和亲戚。第一次见面,大家对吴常明印象不错。
吴常明的两个女儿也很支持,“只要阿姨对你好,你高兴就行。”
得到双方家庭的认可,两位老人走到了一起。张乃风平时跟儿子一家住在一起,居住空间相对局促些,于是便搬到了吴常明家。不过,由于儿子工作性质特殊,顾不上家,儿媳工作又是三班倒,只要儿媳上夜班,她就要帮忙照顾孙子。
吴常明没去帮过忙,但也没在张乃风面前抱怨过,他同样在照看外孙,能理解。
两人搭伙过日子,吴常明“管吃管住”,不让张乃风掏自己的钱。“我退休金比她多点,经济条件比她好,那就多出点。说得难听些,我一个人住如果有病有灾的,去医院还得找陪护,在家还得找保姆,花的不得比这些多了去了?”吴常明说话直来直去,“甭算计这些,算计来算计去,人都入土了,也过不上好日子。”

老了老了,来了福气
匙世全跟袁秀珍相处了没多长时间,有一天,他把自己的存折拿出来交给袁秀珍保管。不光袁秀珍吓了一大跳,就连匙世全的儿子知道后都很担心,父亲是不是被人骗了?
袁秀珍坚决不收,“我也不是没有退休金,够花就行,管他的钱干吗?”她觉得,毕竟是半路相遇的两个人,各自都有子女,即使对方再信任,涉及到财产,也难免产生误会和麻烦。
匙世全的这份实在,袁秀珍领教过不止一回了。两人认识十多天的时候,匙世全给她打电话,想去她家里坐坐。恰巧,袁秀珍感冒了。为了考验匙世全,她回绝了,“不行,我感冒了不舒服,你别来了。”
袁秀珍心里盘算着,“如果他真心愿意的话,一听说我感冒,肯定更得过来看看我。”
谁知,匙世全把重点放在了“你别来了”上,“人家不让我去,说不定是不愿意我去,那我就不去了呗。”
这下袁秀珍伤心了,给薛伟打电话,“不谈了,不谈了,这样的老伴,等我以后有了病他也不会上心。”
薛伟赶紧找匙世全了解情况,一听有误会,薛伟把这个实在的老头“数落”了一顿,“人家不好意思,推辞一下不让你去,你就不能打个电话关心关心?”转过头,她又去批评袁秀珍,“这件事是你虚了,人家匙大哥实在,没那么多心眼儿。”
第二天,下着雪,公交车都上了防滑链。不顾袁秀珍劝阻,匙世全铁了心,“就算是下刀子也要去看看她”。
他带去了虾和水果,两个人一起包了顿饺子,从各自之前的老伴,聊到各自的孩子,聊到这几年一个人孤独的生活,两个老人有了惺惺相惜的感觉。
很快到了2013年元旦,匙世全和袁秀珍把两家的子女们凑在一块,在饭店吃了顿饭。两个大家庭,三个儿子三个儿媳,一个孙女两个孙子,大家有说有笑地围坐在老人身旁,这种热热闹闹的感觉,他俩好多年没有感受过了。
看孩子们相处融洽,匙世全和袁秀珍心里高兴,端起了酒杯。这时,袁秀珍上小学的孙子突然冒出一句:“奶奶,你和爷爷是不是应该喝个交杯酒?”
这个画面至今回忆起来,两人都合不拢嘴。也是从那一刻开始,他们成了一家人。
往后逢年过节,11口人总要凑在一起庆祝,三个儿子轮流做东。三个儿媳妇也比着赛着尽孝心。匙世全的很多衣服、鞋子,都是袁秀珍的儿媳妇给买的。生日、三八妇女节、母亲节,袁秀珍也总会收到匙世全的儿媳妇送的化妆品或衣服。
袁秀珍又爱说爱笑了。匙世全不仅脸色红润起来,脸也圆润起来,就连大姨子见到他都夸,“老了老了,来了福气了”。

久病床前“老来伴”
老来相伴,不只是相伴老去,还要面对各种疾病的到来,这也是对“黄昏恋”的考验。一场病痛,足以看清对方的真心。
2015年,与张乃风在一起的第六年,吴常明遭遇了生命中的一道坎。一年的时间,他住了七次医院,动了两次大手术。先是小腿烫伤、植皮,住院一周;又因为腰椎间盘突出做手术,住了半个月院;后来又因为急性心衰、前列腺增生、胃病等多次住院。
住院期间,两个女儿不方便贴身照顾,全是张乃风陪床。腰椎手术后,吴常明躺在病床上无法翻身。张乃风掐着时间,一过两个小时,就为他翻翻身。吴常明人高马大,她一个人吃力地拽着他身下的床单,半卷着把他从左侧卧调成仰卧,由仰卧调成右侧卧……
无法下床时,擦洗身体、吃喝拉撒都是张乃风悉心伺候,她连眉毛都没皱一下。同病房的人都夸张乃风会照顾人,谁也不知道他俩是“老来伴”。
“一次两次能受得了,三天两头住院谁受得了?一般人走也就走了。”对于张乃风的不离不弃,吴常明很过意不去。有一次,张乃风靠在病床边为自己接大便,背对着张乃风,吴常明感动得落了泪。
薛伟去医院看望他,吴常明当着薛伟的面哭得鼻涕一把泪一把,“多亏了你张姐,她是我的恩人。这一点,可能原配夫人也未必能做到。”
张乃风笑笑,“人老了都会长病,两口子谁先长病谁沾光。既然跟了他,就应该照顾他,这是我的责任。”
在张乃风的精心照顾下,吴常明的身体逐渐康复。2017年,他拉着张乃风去民政局婚姻登记处领了证。
“如果说头两年一点防备也没有,那是假的,但是经历了一次次患难与共,也就更加珍惜这个缘分。”原配夫妻有的,吴常明一样不落都要给张乃风。
经过跟女儿们商量,吴常明在自己房子的房产证上,加上了张乃风的名字。他不想在晚年这份来之不易的感情中,留有缺憾。
曾经担心自己生了病,对方会“不上心”的袁秀珍,早就“放一百个心了”。她偷偷对薛伟说,“这个老伴,不亚于之前的老伴。”
前几年,袁秀珍后背上长了一个脂肪瘤,动了手术,匙世全搬了张行军床,在医院里日夜守护了九天。袁秀珍出现了便秘,四五天不排一次便,匙世全二话不说,戴上塑料手套,一点点帮她把干结的大便抠出来。
真心换真心。袁秀珍做了好吃的,第一个想到的是“老三”,也就是匙世全的儿子;怕匙世全累着,腰疼她也抢着做饭;偶尔哪次匙世全独自出门办事,她放心不下,一会儿一个电话打过去:“到哪里了?”“怎么还不回来?”“过马路注意点”……
相处这些年,没有磕磕绊绊吗?“哪能没有。”不过,袁秀珍都想不起来两人曾因哪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斗嘴了,那些不值一提的琐碎,都湮没在了相依相伴的幸福里。
这两位年龄加起来已经超过150岁的老人,无论走到哪儿都是手牵着手。在他们外出游玩时拍的照片里,两个人或站或坐,都依偎在一起,洋溢着畅快的笑。
在单身老人活动上,匙世全和袁秀珍、吴常明和张乃风两对老人,都曾多次被薛伟请去分享经验。“不计较”,是他们提到过最多的词。
“人老了,过一天少一天,哪能经得起肆意折腾?这把岁数的人,走到一起不容易,只要两个人是真心过日子,必须学会互相包容,不计较。”吴常明说。
在他家的电视墙上,挂着两幅全家福,分别是去年老两口先后过生日时,一大家14口人拍的合影。全家福正对面墙上,则是一幅大大的婚纱照。照片里,这对古稀的老人身着西装、婚纱,笑意盈盈,仿佛年轻了十几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