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业互联网场景需求对接,赋能企业发展。
半岛全媒体记者 胡蕾
通讯员 李晓君
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优质的营商环境是企业茁壮成长的沃土,今年以来,城阳街道围绕区委“四区一园”建设部署要求,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重要抓手,促进党建工作与优化营商环境深度融合,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受理各类诉求4157件
街道把“城心办”诉求解决平台作为开展“深化作风能力 优化营商环境”活动的出发点和发力点,以突破一批难点,破除一批痛点、堵点,查出一批典型案例为内容,对标“三个大提升”“六大专项提升行动”,主动查找和解决问题。今年以来受理各类诉求共4157件,诉求响应率97.16%,群众满意率98.6%,问题解决率99.23%。
健全优化政企沟通机制,街道领导、职能部门和社区多次走进企业倾听诉求,了解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向企业公布街道领导和职能部门联系方式,方便企业负责人直接反映。连续举办企业家沙龙和“惠企政策进万企”活动,集中学习宣讲5场次、上门服务企业500余家。
街道定期召开工作例会,先后4次听取营商环境工作推进情况,研究存在问题,逐一销号整改推动,青重机械扩建规划、国星食品自来水管网配套、诺安百特环评等难点问题得以解决。
企业服务网格化管理
突出对作风能力的示范引领效应,结合实际出台街道专项行动方案,组织召开“深化作风能力优化营商环境”动员大会及两期机关部门部门长擂台比武,让干部斗志更足。
突出对集体经济的增收扩容效应,今年以来,农村社区“一村一策”增收项目共提报68个,其中租赁项目34个,建设项目32个,股权转让项目1个,投资项目1个,总投资额19.3亿,预计增加年收益1.6亿元,其中2023年可增加收益5831万元。
突出对城市治理的保障护航效应,围绕居民急愁难盼问题,全面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通过企业服务网格化管理,对579家联网直报企业走访全覆盖,解决实际问题86件次。
划定4个重点产业片区
针对辖区新兴领域领军企业不多,缺乏集群化、支柱性产业支撑情况,街道统筹规划布局医养健康、活力时尚、智能制造和高新技术等4个重点产业片区。目前,西城汇工业园已集聚海利尔、诺安百特、北辰循环、滕润翔检测、嘉展力拓等上市和准上市企业5家,天安数码城双创基地、蔚蓝创新天地一批总部及人才科创项目全面落地。
面对城市发展空间不足现状,街道扎实推进中北快速路、地铁车辆段二期等重点项目拆迁,新启动白云山-虹子河水库周边区域、地铁15号线站点等项目拆迁,累计完成拆迁25万平方米,腾出土地500余亩。4月初,2个地块、共91亩土地发布土地公告。
街道重点推进青春足球场周边配套项目、佰才邦等10个续建项目建设,北辰循环、中医院城阳院区等5个项目实现提前开工,年内计划新开工产业项目13个。注重以吕家庄二次提档扩容引爆“潮生活、夜城阳”,新建和提升荟城路日韩风情街、太古里艺术馆级时尚街等,打造城市“新夜态”IP。
通过走访了解企业法治需求,紧贴实际为企业讲解管理细则。注重讲解科技型企业奖励政策及申报等相关内容。持续开展走访座谈、法律讲座、普法宣传、法律援助等多种惠企服务形式,不断优化法治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