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城五月,青山逶迤,碧水东流。
闲步墨水河畔,但见白鹭蹁跹,水草丰茂,一泓清水,两岸墨绿。循着蜿蜒的墨水河岸望去,平畴沃野、麦浪起伏,峰峦竞秀、百里雄姿。近年来,即墨区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持续保持良好生态环境质量为目标,扎实推进生态环境各项工作,在高质量发展中实现高水平保护,推动即墨绿色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让即墨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生态更优美。
治理有方,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今年以来,即墨区生态环境分局按照《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行动计划(2021—2025年)》部署安排,持续开展春季扬尘整治专项行动和夏季臭氧污染防治专项行动,大力推进治气工程项目,梳理排查治气项目149个,完成有机废气治理再提升项目104个。截至5月初,全区PM2.5累计浓度39μg/m3,同比改善2.5%,浓度和改善率在各区市中排名前列。不断深入水生态环境保护攻坚行动,坚持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系统治理,制定出台《2023年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工作计划》,深化墨水河、大沽河等重点流域间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巩固水源地规范化建设成果。一季度,全区4处国省控断面均达标,墨水河入海口、墨水河西城河和棘洪滩水库均实现水质跃升,集中式饮用水水质达标率100%,近岸海域水质优良。同时,在全区范围内开展危险废物拉网式起底式排查整治”百日攻坚“行动,污染土壤安全利用保持100%。按序时节点扎实推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崂山湾省级及国家级美丽海湾、“无废城市”的创建工作,为即墨区打造了新的生态环境亮点名片。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最美的生态环境就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两个“环境”相容共生,才能换来真正的高质量发展。
执法有度,服务有质,营商环境不断优化
2023年以来,即墨区生态环境分局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政府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坚持“知责、尽责、担责”六字方针,立足“并联式+敲门式+一站式+体检式+管家式”五大攻势,全面打响生态环境领域优化营商环境攻坚战,实现了“深化作风能力优化营商环境”规定动作不走样,自选动作有特色,常规动作不打折,扎实做好环境要素保障,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坚持打造“有温度的执法铁军”方面,即墨区生态环境分局以落实生态环境领域优化营商环境17条措施为导向,强化执法监管与服务企业并重措施,从落实制度规范化、提升执法综合软实力、完善执法综合硬实力三方面提高自身规范化水平。推进非现场执法监管“提质”,实施执法线上“纽带工程”,落实“首违不罚”和深化“入企驻厂执法帮扶”行动,为企业健康发展提供执法保障。深化服务帮扶意识,将服务理念融入生态环境执法各环节,定期对企业开展“把脉问诊”,主动为企业释法规、排忧患、解难题,助力1家企业上市,帮扶2家企业获得中央大气污染防治资金支持180余万元。实施差异化执法监管“扩容”,不断拓宽符合非现场执法覆盖范围,实现对企业“零打扰”的同时,对环境违法行为精准打击。截至4月底,共组织开展非现场执法287次,帮助企业解决问题50余个,荣获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执法大练兵表现突出集体、省生态环境厅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大练兵集体三等功,实现历史性突破。
主动上门服务企业、与企业积极沟通协调……一段时间以来,即墨区生态环境分局持续强化环评审批服务保障,深化环评领域“放管服”改革,推进环评审批提速提质提效。积极推动“环评审批与排污许可一体化办理”试点探索,完成即墨区首个环评和排污许可证“两证一体化”办理案例,为企业项目节省办理时间20个工作日以上。继续试行建设项目“区域环评”+“告知承诺”审批改革,成功申请3个试点园区,为1个项目办理了告知承诺制审批,全面提高环评审批效率。开展重点项目攻坚帮扶,为76个省市重点项目、195个区重点项目配备一对一服务专员,对项目实行全程跟踪、一帮到底的服务模式,助力项目尽快投产,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动力。 孙静 刘海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