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半岛全媒体首席记者 李晓哲
“感谢上合组织的邀请,能让我在此次友好论坛活动上发言,我感到十分荣幸。”6月15日上午,在上海合作组织民间友好论坛暨友好城市论坛开幕式上,山东丝路众恒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哈萨克斯坦籍经理卡米拉·卡拉马诺娃的致辞赢得掌声。开幕式高朋满座,致辞嘉宾大都是来自上合组织国家的重量级人物,这也让唯一一位非政界致辞嘉宾卡米拉备受关注。
“我坚信‘一带一路’倡议能让我的祖国和中国共建一条友谊和繁荣昌盛的桥梁,我也要成为这座桥的建设者。”卡米拉说道。
怀揣向往,来到中国求学
“哈萨克斯坦位于丝绸之路上,学生时期我了解到中国这片神奇土地之后,就被深深吸引。”卡米拉说,来中国之前就对这里充满了向往,这份向往大多是从影视作品中得来,成龙、刘德华是她所熟悉的中国明星,这些都在她心里种下一颗种子。
怀揣着对中国的向往之情,2009年,卡米拉前往山东大学留学深造。“刚开始是想学习一年的语言就回国。”卡米拉说,来到她的向往之地,自己像一块饥渴的海绵,努力学习对外贸易的同时,积极参与国内外交流合作建设,不断提升语言能力,在“汉语桥”全球外国人汉语大赛中获得了良好成绩。
深入的学习,让卡米拉越来越喜欢中国,优异的成绩也帮她申请到全额奖学金,让她能够在中国完成本科和研究生学业。
“2013年是改变我的一年,习近平主席在我的故乡纳扎尔巴耶夫大学的演讲中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卡米拉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多领域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国际合作,她全程观看了那次演讲,印象深刻、非常激动,决定继续留在中国,攻读国际贸易硕士学位,全面提升专业知识和业务水平,“我坚信‘一带一路’倡议能让我的祖国和中国共建一条友谊和繁荣昌盛的桥梁,我也要成为这座桥的建设者。”
结婚生子,她在山东安家
卡米拉的汉语很好,不见其人但闻其声不会觉得她是外国人。说到在中国的学习和工作,卡米拉说她对汉语的了解、对中国的了解越来越深入。
“现在我还是在学习汉语,每天都在学。每一个阶段了解汉语、了解中国都不一样。”卡米拉说,刚来中国时身为一名学生,接触的人很少,主要是和老师、同学交流,从他们那里去了解中国;后来安家在山东,结婚生子进入到婚姻模式,能全面地了解中国,包括一些习俗、亲戚关系等,“各种各样的亲戚该如何称呼,对我来说都是要学习的。”
谈到婚姻,卡米拉说爱人也是让她留在中国的重要原因。当时她的爱人经常到学校打篮球,机缘巧合两人就认识了,两个月后领证结婚。“我们也算是闪婚了。”卡米拉开心地说,一眼定情让他们走得更加坚定,到如今两人已经共同生活8年,孩子已经4岁,“我妈妈对他很满意。”
卡米拉说,她每次回老家路途太远,相当于要从东到西穿越中国和哈萨克斯坦,“在中国生活多年,越来越觉得应该留在这里。”对此,她在哈萨克斯坦的家人也很支持,前几年妈妈每年都会来看她,她和家人也会回哈萨克斯坦探望。
外贸合作,有了广阔天地
随着进入社会开始工作,卡米拉更加了解了中国,也让这段跨越两国的故事继续下去。
2018年,卡米拉加入山东丝路众恒产业集团。这是一家创新型外贸企业,是以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为服务对象的特色体验式企业。“我现在的工作,与我的专业、国籍、研究方向非常契合。”卡米拉介绍,公司有一个“一带一路”展厅,经常接待中外贵宾,企业也是重要交易和展示平台。2020年开始,他们更多的合作在线上完成,如今也在积极筹划真正“走出去”,寻找更广阔的合作空间。
作为上海合作组织民间友好论坛暨友好城市论坛开幕式上唯一的非政府代表致辞,这让卡米拉兴奋不已,“今天我代表我的国家来致辞,非常自豪也非常荣幸。”
卡米拉说,今年是来中国学习和工作的第15个年头,“这里已经成为我的第二故乡”。她目睹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更见证了中哈友谊到达前所未有的高度,“中哈关系是睦邻友好、互利共赢的典范,我愿意秉持‘上海精神’,做传承友谊和和平的使者,促进两国人民民心相知相通,让上合组织人民友好世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