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管病虽然是神经科收治的主要病种,但其并不能代表整个学科的发展方向,在众多县级医院将神经科发展聚焦到“卒中中心”时,莱西市人民医院顺应国内外趋势,将学科范围扩大到了“神经病学中心”建设。
学科建设走前沿
近年来,为改善就医体验,增强服务能力,莱西市人民医院投入资金到病房设施改善、环境装修、先进设备购置,硬件改善的同时,安排年轻有为医师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医疗专业技术水平也大幅度提高。一系列软硬件条件的改善使神经内科学科建设取得了亮眼的成绩:2022年1月,莱西人医神经科评为青岛市卫健委2022~2023年区(市)级重点学科。由脑血管专业主导负责的莱西市人民医院“卒中中心”通过山东省卒中学会评审,成为莱西唯一溶栓取栓地图单位。
现在的“神经病学中心”,即以卒中中心为核心,进一步融合神经重症、神经介入、神经康复等学科,在躬耕脑血管的病基础上,重点发展帕金森、癫痫、痴呆等其他亚专业。
确定重点发展方向
为促进神经科的高质量飞速发展,医院神经内一科、神经内二科、神经肌电图室、经颅多普勒室、脑血管筛查门诊、脑电图室、神经外科、介入医学科、重症医学科、康复科等相关科室联合成立“神经病学中心”。
神经病学中心以脑血管病和神经介入、认知障碍与痴呆、神经心理、神经系统感染、神经肌肉疾病、神经变性病和神经免疫疑难杂症等七大亚专业为重点发展方向,下设“脑血管疾病组”、“神经外科组”、“神经介入组”、“急诊救治和溶栓单元”、“院前急救组”、“神经重症组”、“癫痫和电生理组”、“帕金森病和其他运动障碍组”、“神经感染与免疫疾病组”、“神经肌肉病学组”、“痴呆与认知障碍性疾病组”、“神经康复学组”、“神经重症学组”、“中西医结合学组”、“疑难病症和心理学组”、“神经影像学组”及“眩晕头痛学组”17个亚专科学组。
借鉴经验提升科室水平
亚专业小组的设立充分借鉴了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天坛医院的经验,符合目前神经病学发展的大方向,这也是神经病学中心学科建设的精髓所在。各学组要制定学组发展计划,积极对接上级学科、专家资源,通过名医工作室、参加省内重点专科联盟等形式,密切上下级医院的联系。定期开会学习相关亚组诊疗规范、技术操作,开展病例讨论,设立科研项目。确保各亚专业发展走向正轨。亚专业学组的划分,让医务人员工作起来方向明确,更加专业,各亚专业发展活力日益凸显。“神经重症医学组”则更强化从临床和科研双重角度培养神经重症专业人才,目前,已承办2期青岛市继续教育的骨干培训。
“帕金森和运动障碍性疾病学组”也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建成专科联盟,通过借鉴国内外先进医疗理念和技术,制定帕金森病及其他运动障碍性诊疗规范,为执行高水平的临床诊疗路径,实现标准化诊疗提供了有力保障。
“疑难病症和心理学组”确诊多种疑难罕见病:遗传性脑小血管病CADASIL、CJD、睡美人综合征、发作性睡病、副肿瘤综合征等,获得齐鲁医院、青大附院专家赞誉。通过与上述两家医院疑难病诊疗中心合作,多次召开神经病疑难病症讨论会,提升了医院神经疾病疑难杂症的诊疗水平。
多专业融合策略彰显实力
令人欣喜的是,这种多专业融合的发展策略,很快在现实中彰显出了其生命力。把与神经系统相关科室专业的年门诊人次、年出院人次、新技术与新项目、科研课题数等资源融合在一起,医院神经病学成功地获得了青岛市C类重点专科,承担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支持的科研2项。由此,学科也获得了市政府支持、奖励经费300万元,为学科后续发展提供了充足的保障支持。
学科融合机制建立后,有了更便捷、顺畅的重症医学资源保驾护航,医生也更有底气接收有挑战性的患者。学科服务能力提升后,医院神经系统疾病患者量、手术量明显提升。数据显示,身为一家开放床位1200多张的二甲医院,2021年,莱西人民医院神经病学各亚专业年门诊人次达到16510人次,年出院人数4062人,已成熟开展脑卒中急诊取栓、急诊溶栓、脑出血微创手术、动脉瘤开颅夹闭和栓塞介入手术、缺血性脑血管病介入治疗等专科技术,新开展了颈动脉剥脱术、三叉神经痛半月节球囊压迫术、经皮颈动脉球囊扩张支架成型术、经皮椎动脉药物涂层支架置入术、颅内动脉取栓等技术。
神经内科全体职工不断强化自我学习,提升自身与团队的技术水平,借助现代化精准医学诊断技术,为更多罕见病患者提供明确诊断,帮助更多的患者恢复健康。大家齐心协力,以“常见病规范化,罕见病可识别”为目标,通过高超的技术、完善的服务,将科室打造成为莱西人信得过、靠得住的优秀医疗团队。 李云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