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返回 2023年06月16日

绘就优化营商环境流亭画卷

流亭街道创新工作方法,为城市高质量发展赋能增效

半岛都市报    2023年06月16日

  流亭街道召开集中研讨会,围绕优化营商环境等调研课题进行研究。
  街道开展惠企政策进万企等宣讲活动,解决企业难题。
  向企业发放“服务企业一卡通”,为企业提供便利。
  半岛全媒体记者 葛梦杰

  营商环境,是市场主体发展之基、活力之源。一个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既靠项目、靠政策,也靠环境。营商环境优,则企业发展好。今年以来,流亭街道深入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关于“深化作风能力 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部署要求,坚持党建引领,聚焦重点任务,持续抓好落实,创新打造了“三三四三”工作法,上满作风能力建设“总发条”,按下优化营商环境“快进键”,绘就优化营商环境“流亭画卷”。

>>>催生新动能
强化三个重点,将优化营商环境落在实处

  今年以来,流亭街道坚持以“三个强化”为主要抓手,即强化党建引领、强化思想认识、强化调查研究,多措并举推进优化营商环境深度推进,以抓实干、强作风、提服务持续促进各项工作升级。
  优化营商环境离不了组织力量,街道把强化党建引领作为营商环境的“红色引擎”,牢牢把握“党建+优化营商环境”实际,依托优秀非公企业党组织,建立非公党建工作指导站,选派党建指导员负责对辖区非公企业实行“一对一、一对多”包保联系服务,深入开展非公党建“扩面提质行动”,年内新成立非公企业党组织6家。结合“6+X”主题党日活动,深入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党员先行”“我为营商环境献计策”等系列活动,使党组织、党员干部和党组织负责人在优化营商环境中发挥好“先行”和“示范”作用。
  人人都是营商环境,事事关乎营商环境,处处彰显营商环境,这一思想认识深入人心至关重要。因此,流亭街道不断强化思想认识,围绕在“深化作风能力 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中怎么想、怎么办、怎么干,开展“优化营商环境·担当有我”大讨论,运用街道党工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机关干部“赋能提升”计划、社区“周五学习日”等学习载体,全街道400余名机关和社区干部以学促思,以思促行,激发了党员干部不断创新,把作风建设落到实处。
  同时,街道还深入强化调查研究。聚焦大兴调查研究工作要求,围绕优化营商环境等调研课题,街道班子成员亲自挂帅带队,以上率下包联走访企业,掌握企业发展动态,同步建立走访企业台账,详细记录企业诉求,“靶向施治”企业面临难题,协助解决生产经营困难。截至目前,已实地走访企业150余次,深入项目现场18次,助企解决各类问题事项92件次。

>>>点燃新引擎
抓好三个关键点,打造投资兴业热土

  发展经济,软环境打造是关键。征迁腾地、项目招引、市容整治是软环境打造的三个关键点,近年来流亭街道也加大力度抓好这三个关键点,持续打造投资兴业的热土。  
  白沙河南北两岸区域的征迁腾地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白沙河两岸征迁作为青岛市十大重点低效片区整治工程之一,也是今年以来流亭工作的重中之重。街道坚持把征迁工作作为保障项目建设、拓展新发展空间的重要基础性工程,推行“党建+征迁”工作模式,将白沙河南北两岸区域划分13个征迁单元,124名机关和社区干部组建8个一线党员攻坚小分队深入征地拆迁一线,建立日报告、周调度、月总结制度,全力推进白沙河两岸征迁提速增效。截至目前,启动城中村改造社区3个,赵村港东安置区实现“清零”。
  “腾笼换鸟”让“低效地”变为“高效地”。据了解,流亭街道在全面推进征地拆迁工作的同时,按照边开发、边招引的原则,把低效片区开发建设与新兴产业培育结合起来,同步开展产业链招商,导入高端产业,加快导入优质、高端产业资源,加快建设高端服务业集聚区,激发高质量发展动力。据了解,街道一季度已签约项目5个,储备重点在谈项目12个,计划总投资200亿元以上,涵盖智能装备制造、人工智能、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现代金融等多条产业链。
  美丽宜居的城市是最表象的营商环境。流亭街道不断抓好市容整治,从细微处发力,多部门联动执法、联合推进,以拆违促拆迁,以抓市容秩序提升城市品质。依托数字化城市管理服务平台以“三长一站”为切入点,打好市容秩序治乱“主动仗”,目前已建立39个“三长一站”工作站,设立38名站长、61名街巷长、94名区片长和225名楼院长,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辖区市容环境面貌得到极大改观。

>>>开创新格局
以“四提高”为着力点,掀起人人参与热潮

  5月27至28日,国内首个以退役民航机场为载体的国际机场音乐节火热开演,一时间吸引了6万乐迷拥入,让城阳流亭彻底展现在大众眼前,直接带动流亭机场周边的住宿业家家爆满,提振了企业信心。营商环境优化得好不好,市场主体无疑是最直接最有说服力的反馈者,而企业的强活力也证明了流亭街道的一系列举措的正确性。
  据了解,为让好的营商环境实时在线,街道以提高服务精准度、服务便利度、要素供给力、宣传影响力为着力点,掀起了人人参与营商环境的热潮,开创优化营商环境新格局。
  提高服务精准度。推行“站立式办公”,开展“惠企政策进万企”“政策找企业”等系列宣讲活动,入企推送适企政策。截至目前,宣讲惠企政策200余次,小范围精准滴灌培训服务12次,组织60余家企业培训开门红政策。
  提高服务便利度。推出并向150余家企业发放“服务企业一卡通”,卡片印有企业经营常见问题及对应责任科室负责人姓名和联系方式,变企业被动咨询为政府主动推荐。截至目前,已为企业对症解难16次,帮助45家企业兑现607万元扶持资金,为19家企业申请奖励拨付597万元,避免7家企业错失政策申报,切实提高为企帮办服务效率。
  提高要素供给力。举办银企对接会3场,为银行和企业搭建面对面交流合作平台,促进银企互通互联,化解街道辖区内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贵、融资难问题,帮助企业纾困解难,助力企业优化资金配置,更稳更好更快发展。
  提高宣传影响力。宣传是优化营商环境的“法宝”,3月以来,在半岛都市报、大众网等市级、省级媒体发稿12篇,在城阳融媒、街道微信公众平台等新媒体,共报道优化营商环境相关新闻20余篇。此外,街道还以青岛艾可什机场音乐节为契机,大力推介街道特色美食、旅游场所等,做大做强网上宣传声势,提升城市的品牌影响力和文化吸引力,激发辖区文旅发展活力,掀起优化营商环境人人参与的热潮。
>>>提升“新质效”
以“三精准”为支撑点,提高治理水平

  营商环境的优化考量一个城市的治理水平,在这方面,好的干部作风,是凝聚力、战斗力,也是发展的推动力。街道一直以精准考核激励、精准包联调度、精准诉求反馈为支撑点,实现提升干部作风与优化营商环境双促进、双提升。
  精准考核激励。坚持在招商引资、政务服务、项目建设等一线蹲点调研,大力选拔重视营商环境、善抓营商环境,在优化营商环境中实绩突出的干部,激励担当作为,争做优化营商环境“先锋”。今年以来,一批在一线的35岁以下年轻干部被重点起用。
  精准包联调度。建立重点项目、重点企业、重要任务、重要指标等重点工作台账,实行街道领导干部包联43个重点项目、19家重点企业工作制度。健全优化营商环境专项工作调度机制,对优化营商环境重点工作每周一调度、每月一汇办,集思广益研究下一步打法战法。
  精准诉求反馈。在走访调研基础上,整合信息资源、服务资源,利用民声投诉热线、“城心办”平台、党员认领“微心愿”等渠道收集群众诉求,畅通反馈渠道,社会治理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
  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优化营商环境,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工程。新的征程上,流亭街道将继续多措并举、务实发力,深化改革创新。奋力营造一流营商环境,让各类市场主体的活力充分迸发,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