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返回 2023年06月16日

“能挽救一个人的生命很有意义”

“95后”邓铃怡成为市北区第25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半岛都市报    2023年06月16日

  本报讯(半岛全媒体记者 曹现梅 通讯员 刘嘉鹏) 6月15日,“95后”邓铃怡成功在青岛市中心医院捐献造血干细胞,为一名血液病患者的生命接力。
  多次参与义务献血、积极投身志愿服务,家住台东街道的邓铃怡是一名正能量满满的“95后”。在读研期间,她从社交平台上偶然刷到了一个造血干细胞捐献者的故事,联想到妈妈也曾是一位多次献血的志愿者,她便萌生了也想要去捐献的念头。
  “能成为捐献者,不光是患者得到了新的生命,也是给自己的人生赋予了新的意义。”行动派的邓铃怡第二天,就叫上室友陪着,直接去了献血屋抽血登记。
  今年4月的一天,邓铃怡接到红十字会打来的电话,得知一名白血病患者急需造血干细胞挽救生命,并与她的造血干细胞样本配对成功,期望她进一步采集造血干细胞做高分配。邓铃怡不加思索,也没有多问,当即决定捐献。5月,邓铃怡与患者的精确配对成功通过。
  据悉,移植造血干细胞可以治疗恶性血液病、骨髓功能衰竭等近百种致死性疾病,而非血缘关系的捐献者配型成功的几率只有几万分之一甚至更低。
  根据造血干细胞捐献的双盲原则,邓铃怡仅知道对方是一位血液病患者。为了这万分之一的缘分,邓铃怡耐心向家人解释,并得到家人的支持。为了保持身体处于健康状态,提供最优质的造血干细胞,邓铃怡调整饮食,还坚持适当运动,以最佳精神状态和身体条件迎接捐献采集。邓铃怡的爱心也得到了所在公司的支持,以带薪休假的实际举措让她安心完成这次捐献。
  据介绍,造血干细胞捐献的采集方式是从外周血中采集造血干细胞,不是传统观念中“采集骨髓”,是一种安全、科学的方法,不会对捐献者健康造成影响。市北区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介绍,年龄在18至45周岁、身体健康、符合献血条件者均可报名参加。有捐献意向的市民可联系市北区红十字会(电话85801937)具体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