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明珠一颗,照破山河万朵’等用了N年了。流行什么,我们一窝蜂都去跟风。一跟风儿,就没有个性特点了。”
“经常有学生拿着一篇作文来找我:‘张老师,您看看我找的这篇满分作文好不好?’我都会笑着摇摇头。”
“你要上台表演了,不能素面朝天啊,总得擦点胭脂修饰一下,但也不能浓妆艳抹,甚至妖魔化。”
……
从业23年、3次参加高考阅卷,张妮从铃声敲响的课堂里和摞成山的试卷里,看到众多学生与语文的纠葛,置身思考与探索的维度之下,她的一番真心独白或将带给你我启示——
作文阅卷第一眼看什么?
我与“语文”的渊源说来话长,1996年我考入陕西师范大学就读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2001年进入山东省平度第一中学任语文老师,2017年开始参加高考语文阅卷,2023年成为阅卷组小组长。
从阅卷中我发现,学生们都头疼的作文写作还是存在一些问题。拿今年的高考作文命题“故事的力量”来说,相较于往年,审题上是降低了难度的,考生基本上不会跑题。
2022年高考作文《本手、妙手、俗手》,全题是177个字儿,今年的题目就很短,一共才68个字,而且用分号隔开,直接就告诉你好的故事它有什么作用:触动心灵、启迪智慧;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可以展现一个民族的形象……最后告诉你:好故事是有力量的。
第一个关键词是“故事”,第二个关键词是“力量”。抓住这两个关键词,写记叙文、议论文都是可以的。但是今年这个貌似简单的题目,拿高分却不容易。
我们阅卷发现,有的考生直接就把人家给的材料当分论点给扩写了。那么,他就只能拿一个基础性的分数,不会太高。为什么呢?因为没有注意并做到题目里的一句话:“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
阅卷老师看一篇作文,就好像我们看一个人。人一出来,打眼这么一瞅,这个人大概的高矮胖瘦,直接就看明白了。所以,作文呈现出来的架构要能看出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是层层递进,还是主次分明,这是需要重点挖掘一下的。这个架构就好像小时候玩的搭积木,几个论点如果搭成一个“品”字型,是不是比它们并列摆放要有新意?
比如一说到“力量”,不单只有比较刚性的力量,还有润物细无声的那种比较柔性的力量,或者比较慈悲的力量,这些都是比较有新意的“跳出”感。
好作文除了逻辑之外,还有一个要素就是要“扣题”。作文的逻辑架构、标题的拟定、观点提炼,都应该回扣到这个关键词上去。好的作文肯定是扣题的。
我们看到一部分“痛失分数”的跑题学生,他把关键词换了。例如,有考生把“故事”换成了“历史”;还有人把“力量”换成“坚持”“毅力”等词。通篇换词,这就明显跑题,得分就会很低。
跟很多学生交流时,我也“窥探”了一些他们内心的真实想法。他们在进入考场后会变得比较保守,怕万一我这个地方稍微活泛一点儿,会不会得分很低?或者说,觉得平时有一篇作文写得特别好,怎么着都想在高考的时候用一用。
对此,我一直跟学生强调:高考的时候,我们应该把平时的思想“包袱”都抛掉,只关注眼前这个题目。希望自己写什么,在写的时候就要往关键词上来回扣,一定不能中途换词。比如,有人谈的是读书,书籍里的内容都可以叫故事,可不可以写?可以。但是关键词不能说书籍怎么样,还是应该写书中的故事怎么样,这些细节稍微一注意,就不会跑题。
千人一面怎么拉开分数?
高考阅卷中,还有一点让人感触特别深,就是素材单一性。今年参加阅卷时,我旁边有一位老师,已连续阅了十几年试卷,他说:“哎呀,这么多年来,有一些素材从没有变过。”
比如说袁隆平、屠呦呦,再往前推,用的比较多的是司马迁、爱迪生……这样的素材好不好?肯定是好的,素材本身没问题。但是年年如此,人人如此,尤其是试卷集中在一块儿的时候,发现所有人都在用这样的素材,千人一面,你怎么和别人拉开分数?
再比如说,有些看起来比较唯美的词:春草蔓发、春山可望、大国泱泱……诸如此类,所有人都这么用,那么它的优势就不存在了。“我有明珠一颗,照破山河万朵”等也用了N年了。流行什么,我们一窝蜂都去跟风。一跟风儿,就没有个性特点了。
有一次参加培训时,很多教学几十年的语文老师聚在一起,大家提到一个话题:希望看到的作文是千人千面。很多教育专家都在强调作文不要一个模样,这里面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素材的同质化。
这个问题也很好拆解,那就是考生要建立自己的小众素材。袁隆平既然大家都在用,那么后面再排列几个“小众”,比如种子专家钟扬、全国劳模张秉贵,他们三个人都是在我们课本“劳动”那个单元里出现的人物啊。
其实很多学校语文组都有专门负责收集素材的老师,把《中国青年报》《人民日报》等一些媒体上见到的好素材收集归类,这是一种常规的做法。当然,积累素材也不是越多越好,关键要把素材吃透,概括出这个素材的精神内核。它的内核肯定不止一个,放到作文里要恰如其分地使用。
比如说贝多芬这个例子,貌似很老,大部分人只记住了他扼住生命的咽喉,跟逆境做抗争。很少人关注到贝多芬还是音乐史上一个连接浪漫主义和古典主义的桥梁,在继承和发展方面做得特别好。
能不能背篇好作文套用?
经常有学生拿着一篇作文来找我:“张老师,您看看我找的这篇满分作文好不好?”我都会笑着摇摇头。
网络上传的很多“满分作文”,并不都是真正的满分作文。即使阅卷组判定了满分作文,按照保密规定,它也不可能流出来,甚至大肆流传到网络上。
但是有些学生会受到影响,他会模仿这些作文里的素材、句式、结构。这些所谓的“满分作文”,形式往往很花哨,内容却很空洞,或者第一眼扫过去,关键词都嵌进去了,看起来好像也是在扣题。但是细读一读它的句子,上一句和下一句逻辑都不成立,这就是标准的“伪满分作文”。
如果学生跟着这种样子去学习,不但没学到,反而可能会把自己原有的、好的东西丢掉。
阅卷老师看作文,希望看到学生能够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真知灼见。我觉得,大家追捧“满分作文”可能是一种心理在作祟:我能不能背上一篇好作文,套用?可要是按照这种方式往下走的话,作文的路只会越走越窄。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听到过很多学生的抱怨:“我天生就不会写,我没有那个文采。”“文采”好像被大家理解成一种类似“天赋”的东西,让它蒙上了一些“玄学”的味道。
其实,写得优美,不等同于华丽词藻的累加。只要能够把自己的观点非常清楚地、深刻地表达出来,在这个基础上,再加一些优美的用词就更好了。
比如,大部分人会说:让我们这个国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有文采的人”会说:让红旗猎猎的地方都洋溢着国力强盛的自豪。后一种的语言就带有一种形象感和画面美。
比如,多用几个排比句、反问句、设问句——为何这样?因为他如何……这样的表达肯定比直接陈述效果要好。
比如,有学生写李白的故事,老子的故事,“有文采的人”就会说:你看,李白御风而来;你看,老子骑青牛而去。这种画面感就非常形象化。
也就是说,你要上台表演了,不能素面朝天啊,总得擦点胭脂修饰一下,但也不能浓妆艳抹,甚至妖魔化。
各地专家、包括平时阅卷的时候,都在呼吁作文要“好好说话”。因为有些学生喜欢用“人民日报体”,或者用他平时背的优美的例句,硬往自己的作文里塞,和自己的学生腔泾渭分明,融合得不好,就好像小孩儿学大人说话,或者是小孩穿大人衣服的感觉,显得非常生硬。
>>>下转A10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