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后的台东,依然人来人往。在和着奶茶味道的秋意中,半岛全媒体记者来到了杨泽东先生家,见到了一本本曾经埋藏入岁月中的语文教材。
数箱教材摆放在客厅里,蔚为壮观。“最多的时候,我收藏了3万本”,望着丰硕的成果,杨泽东先生言语中满是自豪。
整齐的教材按照时间和版本顺序整齐排列,因为要随时布展,所以进行了专业的包装。杨泽东说,他已经在青岛甚至外地举行了多次展览,并进入课堂,给小学生讲述教材的演变,“比如司马光砸缸,比如乌鸦喝水,都有多个版本,这其中的细节差别,也非常有趣”。
提到哪篇课文,杨泽东都会迅速地从书堆中找出来,几年级几册也基本都很清晰。这些语文教材,他不知道翻了多少遍,就算再细小的差别他都能讲出来,如数家珍。
杨泽东是高密人,出生于1979年。他收藏教材开始于2006年。“那一年,我拿到了自学考试的学历”,杨泽东从小语文成绩出类拔萃,几乎年年考年级第一,但数学成绩在及格线上徘徊,因为偏科严重导致高考失利,最终还是通过自学拿到了学历。
对语文的偏爱来源于父亲的启蒙,家里卖了几十年的图书,父亲拿着姑姑的语文课本教杨泽东识字,书本中有趣的图画和拼音、文字深深地吸引了他,之后的十几年中,他对语文青睐有加。完成自学考试后,杨泽东终于舒了一口气,随即根据爱好开始了收藏语文课本的旅程。
“我最先收藏的是自己用过的版本,我小时候上的是五年制,所以用的是五年制的语文课本,在搜集过程中,我产生了好奇的心理,开始找六年制的小学课本,看看有什么不同,全套都收来后,我仔细比较发现,两大版本之间有大约30%的课文是不同的”,这一发现更激发了杨泽东的兴趣,于是他一发不可收拾,陆续开始搜集不同地区、不同年代的语文课文,进行翻阅、比较,结果越来越多,“最多的时候,3万多本教材,家里的房间地上、柜子上,各种家具上都堆满了语文教材,后来我不得不将重复的版本转卖出去”。
半岛全媒体记者让杨泽东先生算个账,在收藏课本上花费了多少钱,他说初步算的话可能有20多万元了,也没有具体的数字,“反正见到好的语文教材就想买到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