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返回 2023年09月11日

俄罗斯美女、中国媳妇 她在青岛当“先生”

半岛都市报    2023年09月11日

文/图 半岛全媒体记者谷朝明 实习生 李雨桐孙雅婷

今年38岁的澳丽娅是位来自俄罗斯的“洋老师”,毕业于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世界四大美院之一)油画系,现在是青岛大学的一名油画老师。
澳丽娅还是个中国媳妇,她的丈夫赵鹏也任教于青岛大学美术学院。教师节来临之际,本期《听·见》对话澳丽娅,在弥漫着艺术气息的画室中,听她讲大师哥和小师妹的跨国爱情故事,讲自己这个“长着中国胃”的俄罗斯美女的青岛生活,以及融汇中西的艺术交流故事……
工作室里的中国师兄
我叫毛罗蕾娃·澳丽娅,今年38岁,来自俄罗斯圣彼得堡。我的丈夫赵鹏,1982年出生于济南。2004年,他带着幼时萌发的绘画梦想来到了遥远的俄罗斯求学,凭借他的勤奋努力,考入了俄罗斯圣彼得堡列宾美术学院,成了我的同门师兄。也正是在那里,我们俩相知相识,最终走到了一起。
赵鹏比我大一级,我们俩都师从俄罗斯艺术科学院院士、列宾美术学院原院长叶列梅耶夫老师,在老师的工作室里相遇。那个时候工作室里男生比较多,女生少一点。后来他跟我说,我是为数不多的女生里最高的那一个,出类拔萃的,很自然地就注意到了我。他觉得我生性腼腆、为人善良,在素描、油画等方面都属于工作室里最棒的学生。“导师非常喜欢我,他也更喜欢我”。
我当时觉得工作室里有个中国留学生非常善良,有一次老师让我们画一个很奇怪的模特时,我们都觉得不好看,不愿意画。但是赵鹏觉得这个模特挺好的,只有他把这个模特画了下来。
当时我们都不知道,自己的一些无意之举,早已在对方的心里生根发芽。
赵鹏一直寻找恰当的时机跟我搭话。直到一次国画课上,我在绘画上遇到了难处,赵鹏便主动对我说:“来,我教你。”从那堂国画课后,我们才真正的相知相识,开始互相了解对方。
恋爱两年后,2011年,赵鹏29岁,我26岁,趁着他研究生尚未毕业,我们在俄罗斯圣彼得堡举行了异国婚礼。学校附近就有一家饭店,婚宴就是在那里办的。
两家的父母、同事和同学都共聚圣彼得堡,我们的导师叶列梅耶夫为证婚人,为我们送上了真挚的祝福。在俄罗斯举办婚礼,也使得赵鹏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了俄罗斯的文化。赵鹏本身就对俄罗斯有所了解,通过婚礼更进一步地认识到异国文化,也想把俄罗斯的艺术带到中国来。

“热水瓶”毛老师
2011年,我跟着赵鹏来到中国,原先是在济南大学的美术学院任教。赵鹏虽是济南人,但是老家也是青岛的,在济南大学工作7年后,2018年,我们来到了青岛这座海滨城市,入职青岛大学美术学院。
我给大一的新生上素描和油画课,刚步入大学的新生,对自己的专业课老师充满敬畏,对我这位金发碧眼与他们长相不一样的外教更是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当了解到我毕业于世界四大美院之一的列宾美术学院时,同学们在惊叹之余,才慢慢接近我。他们都很开朗活泼,我很爱他们。
我的性格有点像热水瓶,外面比较冷,里面比较热。由于我的俄语名字音译成中文为毛罗蕾娃·澳丽娅,所以在和学生相处了一周后,他们就发现了我“热水瓶”的性格,之前的害怕和害羞早就丢到九霄云外了,都亲切地称我为“毛老师”。我也很喜欢他们这样叫我,感觉我和同学们之间的距离又近了一步。
我们家世代从教,我的姥姥和姑姑都是老师,到我这里已经是第三代了。在她们的熏陶下,我从小就梦想着成为一名老师,教我最喜欢的绘画,现在我的梦想已经实现了。与她们不同的是,我不在俄罗斯教学,而是来到了中国。在中国教学有个最大的好处就是,我可以把俄罗斯的优秀文化,比如油画的造型、素描的技法,由我这个土生土长的俄罗斯人,原汁原味地传播到中国来,教授给我喜欢的这些中国学生们。
我发现中国学生的学习能力非常棒,有很强的逻辑思维。有几名学生天赋非常高,一点就通,他们非常听我的话,经常追着我问问题,有时候看到他的作品我都会非常惊讶:“oh my god!”怎么进步得这么快。
我很爱青岛这座城市,一件印象很深刻的事情是,有一天我去沙子口写生,我习惯站着画画,那里的风景太美了,我一直画了一上午。附近渔村的人都跑出来看我,问我喝不喝水,还拿马扎来给我坐,他们非常可爱,中午到了饭点还邀请我去他们家里吃饭。也正是青岛这座城市的包容性,让我在异国他乡感到非常温暖。
赵玛利娅
来青岛大学那年,我们的女儿出生了。她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名字——赵玛利娅。“赵”是随她父亲的中国传统姓氏,“玛利娅”在俄语中是坚强、独一无二的意思,也代表了我和赵鹏对她的期望。玛利亚羽毛球打得特别好,这一点随她父亲,她也非常喜欢跳舞,我们也很支持她的爱好。
平时我们教她两种语言,中文和俄语。玛利亚非常喜欢俄语的弹舌,学会之后经常在幼儿园教老师和其他的小朋友。她每天晚上睡觉前都会让我们讲普希金的诗和故事,不讲就不睡觉,经常讲着讲着就睡着了。
我们平时住在青岛,寒暑假的时候会带着赵玛利亚回圣彼得堡。有时候住一两个月,玛利亚就会问我:“妈妈,我们什么时候去海边?”这个时候我只能说“sorry”,因为圣彼得堡没有青岛这样的海。回到青岛后,有时候玛利亚心情不好,我们就会带着她去中山路、八大关,看那里的欧式建筑,每次去都会觉得特别放松,像回娘家了一样。
平常我和赵鹏会互相画对方的家乡。我喜欢画青岛的自然景观,像沙子口、石老人这些地方,我经常会去写生,有时候一画就是一整天。赵鹏更喜欢画圣彼得堡的建筑和人文景观。我们通过互换视角,来展现对方的城市。
来中国后我才发现,原来世界上有这么多的美食。我非常喜欢吃青岛的海鲜,像蛤喇、螃蟹等,再配着青岛啤酒,吃起来非常爽。我也慢慢学着做一些中国菜,给我的丈夫和孩子吃,像西红柿炒鸡蛋、炝土豆丝等,可以说我是一个长着“中国胃”的俄罗斯人。
我发现中国人都非常喜欢笑,见面打招呼的时候笑、聊天的时候笑。一开始我很不习惯,甚至认为他们是在嘲笑我的口音,因为在俄罗斯,人们都很严肃,也没有经常微笑的习惯。后来我才知道,在中国,笑表示友好,我也慢慢学着对别人微笑,果然交到了很多朋友,学生也觉得我更亲切,我们相处得更融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