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返回 2023年10月10日

从木刻、皮具,到掐丝珐琅画

岛城“95后”创业,手作玩出花

半岛都市报    2023年10月10日

王鹤潼展示掐丝珐琅画。
文/图 半岛全媒体记者 陈亚梅

掐丝珐琅画、流体画、丙烯画、涂色娃娃、沙画蜡、耳钉、手链、卡包、压花灯、流麻……在青岛“95后”姑娘王鹤潼的手作店里,各种手作项目一应俱全,从非遗手作到创意手作,她都把玩得十分溜。10月8日,记者来到她的“三寸匠物”手作店,听这位“95后”手作店主讲述从手作门外汉到“专家”的创业故事。

从兴趣到“专业”到创业
走进手作店,只见王鹤潼正在指导顾客制作手套夹,用打孔器给皮具打孔,安装扣子,锤子砸下来发出“叮叮叮”的响声……王鹤潼长发及腰,长相甜美,穿着一件宽大的黑色T恤衫,上面还有一些颜料。
手作店150平方米左右,8张工作台,能容纳30人左右,每张桌子用来做的手作各不相同,有香薰、皮具、流体画等工作台。店内放着各式各样已做好的手作,其中一幅制作精美的掐丝珐琅画格外引人注目,“柔软的扁铜线,在手中被扭成各种形状,用胶粘在画板上,在扁铜线的空余处根据图案需要涂上不同颜料……一幅掐丝珐琅画就诞生了。”王鹤潼津津有味地介绍着制作流程。
在这里,不仅有顾客前来体验手作的快乐,也可以根据顾客的需求定制手作。王鹤潼和店员会根据顾客想做的手作种类辅助教学,帮助顾客学会如何制作。
“我是一名手作深度爱好者。”王鹤潼笑着说。王鹤潼在高中曾学习美术专业,尤其喜欢做一些簪子、手链之类的手作,虽然她大学的专业是人力资源管理,但一直没放弃手作的爱好。大学毕业之后,她被朋友介绍去了一家木质手作店,在那里她打下了坚实的手作基础。她说:“在木工店里工作让我学会了用大型机器裁木块,用刻刀雕刻木头,学会用木头做成钢笔、打火机、簪子……还教授顾客怎样篆刻木头,本身我对手作很感兴趣并且有基础,所以木质手作对我来说并不难。”
在木质手作店里,王鹤潼的手作技术有了很大提升,因为机缘巧合,她又到了城阳一所民办大学里面教授手作课,教大学生们制作手作。“2018年,朋友邀请我开一家手作工作室,经过思考决定和朋友一起在离学校不远的地方成立了一家手作工作室。学校的办公室空间有限,在这里可以满足自己的兴趣,在闲暇时间还可以接待一些同样喜欢手作的顾客,觉得是件很有意义的事,将爱好和赚钱相结合。”
随着王鹤潼手作工作室的成熟及回头客越来越多,收入也越来越多,“当时工作室的收入超过了当老师赚的钱,而且我越来越沉迷手作,希望有更多的时间去做手作,进行更自由、更多样的创作。所以就决定辞职创业,2019年,把手作店从城阳搬到了麦岛对面的店铺,正式成立了‘三寸匠物’手作店。”

从举步维艰到人满为患
店刚开业的时候生意不错,热乎劲还没过,疫情来了,店里的人员骤减。“那时候店里好几天见不到一个人,一年的房租十二三万,支出和营收完全不成正比,实在坚持不住了还问家里借了两万块钱,维持着店铺运转,实在不忍心关掉店铺,就这样坚持了一年半。”王鹤潼说,一年半的时间里,几乎没有顾客到店里体验,只有零星顾客,可以说到了入不敷出的境地,“开着店没有顾客,眼睁睁地看着亏钱,想过很多次关店,但是不舍得自己喜爱的手作,咬牙坚持着。”
坚持终于迎来了曙光。2021年,王鹤潼把店铺搬到了市南区的中商广场内,这里的房租低,而且随着老顾客增多,老顾客又带新顾客来,店里的人越来越多,最后顾客必须提前预约才行,“现在,周末店里一天的营收差不多2000元左右,如果有团建顾客,外出团建的收入更可观了,多的时候甚至能到5000元。”
王鹤潼手作店里的顾客多为20岁至30岁,女生居多,有时是小情侣一起来做手作。每年寒假和暑假是店里生意最好的时候,这两个假期顾客要预约才行。“我睁开眼就来到店里,午饭顾不上吃是常有的事,店铺关门一般都晚上10点多了。”节假日会有小高峰,一天两三拨人。“做手作是个功夫活,一般得两三个小时起步。”王鹤潼说。
店员笑着说,“‘匠人’这个词用来形容王鹤潼一点也不为过,她对手作有着超出常人的热爱,做手作对她来说是种享受,看着她那种沉醉其中的样子,好像与世隔绝了一样,各种手作都喜欢研究。”

自学非遗项目掐丝珐琅画
“手作店的手作项目要一直更新、创新才能让顾客前来,这些年店里的手作产品一直在创新。据我了解,掐丝珐琅画我们在青岛是首家上新的。”王鹤潼介绍,掐丝珐琅画的制造历史可追溯到元朝,明代景泰年间最为盛行,又名“铜胎掐丝珐琅”,是南通市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传统美术类项目,“现在越来越多人选择体验非遗文化,有一家公司的中秋节团建就是体验掐丝珐琅画,把铜丝掐在木块上,再填上色就能制作出各式各样好看的物品。”
顾客时女士说,“我从上午11点就来了,在这做了将近3个小时了。天快冷了,准备给男朋友做一个手套夹,快做完了。看似东西不大,裁皮、刻字、粘合、削边、封边、打磨、装扣子,一套流程下来挺耗时间。”
王鹤潼介绍,手套夹是她和朋友两人琢磨出来的,从钥匙扣演变来的,将钥匙扣安一个可活动的扣子,就能把手套夹住,“创新对手作店来说是很重要的,如果一直不创新,那么老顾客会缺乏体验感,新顾客也不会被吸引来,所以现在手作的品种一直创新,除此之外,还有公司团建手作体验,种类非常多,插花、多肉种植、做月饼、微景观DI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