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全媒体记者 黄靖斐
“用青岛方言带出来表演和生活的氛围,让人物的性格更接地气。”10月9日下午,由青岛演艺集团出品、青岛市话剧院创排,国家艺术基金2023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话剧《樱桃红了》,在青岛市话剧院三楼排练厅举行新闻发布会。原型取材于青岛崂山区北宅街道,青岛市话剧院院长傅维表示,区别于此前的话剧作品,《樱桃红了》全程几乎都是原汁原味的青岛方言来演绎,“这一非常生动接地气的形式表达,有着普通话所无法感知的艺术创作韵律。”
排练场里,大半个地面被胶带粘成一个圆形,演员们的调度和表演就统一在这个圆里进行……话剧《樱桃红了》是一部聚焦乡村振兴发展、体现新农村建设题材的大型群像话剧。该剧的原型取材于青岛崂山区北宅街道,以北宅樱桃闻名的一个村庄迎来了新一届村委换届选举,原村主任康老四落选,姜文龙当选为新的村主任。但他们是有着“宿怨”的一对“冤家”,此后产生了各种令人啼笑皆非的矛盾,最终在驻村书记王晓娟的引导和努力下,两个一起长大的兄弟终于放下心结,齐心协力带领乡亲们,在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迈出了新时代的新步伐。
该剧特邀国家一级导演王晓鹰担任总导演,由国家一级编剧廉海平担纲编剧,国家话剧院导演王剑男和青岛市话剧院青年导演张鹏担任导演,中央戏剧学院副教授张华翔担任舞美设计,国家一级舞美设计师周正平担任灯光设计,青年作曲家任安担任编曲,傅维、贺凯、康杰等二十余名青岛市话剧院优秀演员倾力演绎。
《樱桃红了》在舞台上呈现了诸多青岛元素,用青岛方言带出来表演和生活的氛围,让人物的性格更接地气。王晓鹰透露,随着剧情的深入,会产生更深的人物情感关系与烙印。整部剧描绘了浓郁的青岛乡村风貌建设,映射出今天社会发展呈现的美好生活场景,也是乡村振兴中对文化精神振兴层面的更高内涵追求。围绕该剧的核心主题,总导演王晓鹰认为,美好乡村建设包括人的情感、精神层面的内涵建设,体现在人文、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仅是指硬指标,更希望通过作品体现出人的丰富情感,自我认知和成长。“这始终是戏剧艺术要表达的人文视角,而这个角度对我们社会来说永远是稀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