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全媒体记者 滕镜淑
通讯员 宫海姣
心肌梗死是一种来势凶猛、死亡率极高的疾病。双节过后,心血管病患者尤其要警惕心梗的发生,天气转冷,当心不要让心脏“着凉”。近日,记者从青岛阜外心血管病医院了解到,“双节”期间,医院共成功救治22例急性心梗患者,患者多以中老年人为主,其中有3人为40多岁的中年人。医院第一时间启动绿色急救通道,全过程尽心守护,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生命保驾护航。
“有个52岁的心梗患者,需要做急诊冠脉介入手术,请导管室做好准备。”10月6日晚,一名患者在家中突发胸痛,通过急诊120送到青岛阜外医院后,胸痛中心快速启动急救绿色通道,经过完善相关检查,考虑为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医护人员以最快的速度救治转运患者,患者经专用通道在医护人员的护送下到达导管室,此时各项术前准备已全部到位。
不到半小时,顺利完成急诊冠脉介入手术。术后患者症状明显缓解、病情稳定。手术后第二天,转危为安的患者李先生在心血管内科监护室感谢了医护人员的救治。他说,自己一直有高血压,前几天突然感到前胸一阵一阵的刺痛,以为忍忍就过去了,没想到之后一直没有缓解,反而刺痛感从前胸发展到后背,越来越强烈,直到10月6日晚上痛得实在无法忍受,就拨打了120寻求救助。医生介绍,李先生送来的时候,情况已经十分危急,由于抢救及时、手术过程顺利,经过精心地治疗护理,李先生恢复良好,现已从监护室转到普通病房。
“今年中秋国庆假期,医院接诊的急危重症心血管病人较多,急性心梗患者的高发,与人们节日期间不规律的饮食、生活作息习惯以及气温变化有很大关系。”青岛阜外医院党委副书记、执行院长、胸痛专家路长鸿介绍,节假日里出行频繁、情绪激动、应酬多、饮酒多、不按时服药,加之天气转凉,早晚温差较大等,心血管负担加重,特别是有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冠心病家族史、吸烟、中老年等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患者,不注意调整生活方式,就可能受到心血管疾病甚至是心梗的侵袭。
胸痛专家提醒,心肌梗死最典型的症状是胸部出现超过20分钟的疼痛,程度较为剧烈,可能伴有胸闷、压榨感、濒死感等。这种疼痛不能通过休息或服用“速效救心丸”“硝酸甘油”等药物缓解,持续存在甚至逐渐加重。还有一些患者可能会出现牙痛、颈椎痛、咽喉痛、上腹痛、乏力、喘累、恶心、呕吐、冷汗等症状,甚至直接晕倒,不省人事。节后,对于很多心血管病患者而言,依然要警惕心梗的发生。
如何预防心肌梗死的发生?
“针对心肌梗死发生的危险因素,我们一定要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戒烟限酒,减少油脂的摄入,多吃蔬菜和粗粮,及时缓解精神压力,避免情绪激动,避免熬夜,早睡早起。”路长鸿说,如果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坚持服用降“三高”药物,如果存在体型肥胖的情况,应采取合理的方式控制体重。
同时,应保证每周至少5天、每天至少30分钟的运动。尤其是老年人,更应该注意饮食、足够睡眠和运动,可以在家中采取打太极拳、做瑜伽、跳健身操等运动形式,保持一定程度的运动强度。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天气转凉,大家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寒,及时增添衣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