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岛全媒体记者 张昌威
11月16日上午,山东省人才年金试点启动仪式在青岛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济南、青岛、淄博、东营、烟台、潍坊、威海成为首批人才年金办法试点城市。青岛首批5家企业提交了人才年金方案备案申请并在现场获批通过,这是全省首批人才年金在青岛落地实施。
青岛进入首批试点城市
9月28日,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山东省财政厅、山东省国资委、山东省总工会联合印发《关于加快发展企业年金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并公布了《山东省人才年金试行办法》,拟选择部分市(设区的市)先试行1年。启动仪式上,济南、青岛、淄博、东营、烟台、潍坊、威海成为首批人才年金办法试点城市。
意见提出,推动国有企业建立覆盖全员的企业年金;鼓励非国有企业以多种方式建立企业年金,允许先按全员人数一定比例建立企业年金,逐步实现覆盖全员;支持社会团体、基金会、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等其他符合条件的用人单位建立年金,允许机关事业单位按程序为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职工建立企业年金;促进各类园区内企业建立企业年金,可通过集体协商、自主加入的方式,建立涵盖园区内企业和员工的企业年金。
意见要求,优先发展人才年金,允许优先为符合单位发展需求的人才建立人才年金;完善劳务派遣人员参加企业年金方案,鼓励用工单位为劳务派遣人员参加企业年金提供资金支持;强化企业年金与政府优惠政策的集成联动,逐步将企业建立企业年金的情况,纳入企业信用评价体系,作为享受政府各项优惠政策的基本条件,评选和谐劳动关系单位、企业先进工会组织等的参考条件。
为健全完善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促进人力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吸引和留住各类人才,提高用人单位核心竞争力,山东省建立了人才年金试行办法,办法提出,对依法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并履行缴费义务的用人单位,暂不具备全员建立企业年金条件的,可在企业年金制度平台下,优先为符合单位发展需求的人才建立人才年金。
全省首批在青岛落地实施
启动仪式上,青岛首批5家企业提交了人才年金方案备案申请并在现场获批通过。太平养老保险青岛分公司、平安养老保险青岛分公司、泰康养老保险青岛分公司、中国银行青岛市分行、中国工商银行青岛市分行分别与青岛信可达商务有限公司、亚大科技(青岛)有限公司、山东国曜琴岛律师事务所、青岛城建集团有限公司、山东欧艺抽纱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现场签订人才年金受托意向书,并由青岛市企业年金发展联盟集体向青岛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提交的人才年金方案备案申请。经审核,全部符合企业年金办法和山东省人才年金试行办法的有关要求,相应人才年金方案在现场获批备案。这是全省首批人才年金在青岛落地实施。
退休可领第二笔养老金
青岛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养老保险处处长张守海介绍,企业年金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建立、共同缴费,要求单位缴费不超过职工工资总额的8%,单位和个人缴费合计不超过职工工资总额的12%,企业年金办法里,对企业年金缴费设定了上限,对于经济条件好的企业,结合企业发展的自身需要,可以在缴费的比例上适当提高,有的企业也可以选择较低的比例,通过年金的日积月累,对职工来说,将来退休时,就会领到第二笔养老金——企业年金。截至今年6月,青岛市有2831家企业建立了年金,惠及职工15.56万人,基金总规模82.86亿元。
张守海表示,为了更好地提高企业年金的覆盖面,让养老保险第二支柱年金的政策红利更好地惠及企业和职工,山东省推出了人才年金试行办法,可以为企业人才先行建立企业年金,按照以点带面的方式,逐步实现职工的全覆盖,有效提高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整体水平。年金被称为企业的“金名片”、引才的“金招牌”,留才的“金手铐”,通过用好人才年金政策,可以为企业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助推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