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返回 2023年11月17日

领跑创新突破,夯筑实力担当

西海岸新区以“创新突破年”为抓手,奋力开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示范引领区建设新局面

半岛都市报    2023年11月17日

展的“十三大创新突破行动”,把创新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力,厚植国家级新区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开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示范引领区建设新局面。
“十三大创新突破行动”将实体经济发展摆在了重要位置,明确提出要“实施实体经济发展创新,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上实现新突破”。
今年4月份,在新区智能家电产业链党建联盟开展的产学研对接暨政策宣贯主题活动上,青岛澳柯玛冷链集成有限公司与青岛求是工业技术研究院一拍即合,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投资800万元共同研发“石墨烯涂层换热器对制冷陈列柜抑霜性能提升的研究及应用”项目,双方将进行优势互补,联合科技攻关,推动跨界技术深度融合。项目完成后预计单台产品可节约电能10%,并实现石墨烯换热器制冷陈列柜的批量生产。
近年来,新区完善重点产业链推进机制,实施红链引领,围绕破解产业链上下游联动难、同步难、配套难等问题,注重发挥党建工作跨领域、跨地域、跨层级的统领作用,率先组建重点产业链党建联盟,推动组织共建、党员共管、资源共享,推进政企协同、校企协同、企企协同,以党建联建共建促进产业耦合聚合,形成党建链、产业链、创新链“三链合一”新格局。
开展“企业服务日”活动是新区优化产业发展环境,聚力解决企业困难,保护好、引导好、发挥好企业积极性的一项重要举措。新区持续擦亮“企业服务日”品牌,突出“链主”企业示范、引领、带动作用,每月确定专场主题,结合企业需求、产业不同的发展特点,做好要素支撑,提出针对性的发展举措,打造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产业生态,不断赋能新区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此外,新区还着力推动本地龙头企业实施“倍增计划”,推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创新实施知识产权综合保险,率先构建知识产权联动保护体系;积极布局空天信息、基因和细胞治疗、氢能与储能等未来产业。截至目前,新区共有260家企业完成数字化改造,上市企业达到19家,未来产业重点企业27家,占全市的43%。
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塑造中,营商环境的提优至关重要。企业开办平均用时0.5天,330个项目实现了“拿地即开工”……在新区“三个百”挂图作战行动、305项攻坚任务清单、“模拟审批”“现场审批直通车”等做法加持下,“新区速度”正不断被刷新。
此外,新区还支持企业以多元化方式融资,区属国企以股权投资形式入股项目,为产业集聚注入金融动力;落实“标准地”+“双合同”管理,探索产业用地弹性供给模式,创新土地资源评价监管,完成督办闲置土地处置2581.88亩;扩大金融管家试点,新增备案基金38只、认缴规模96.72亿元,实施“春雨行动”,新增贷款投放额1901亿元,提升惠企政策的精准度、穿透力。
制造业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根基,“两业融合”(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融合发展)有助于增强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推动产业结构向价值链中高端迈进。新区先后制定并出台了《青岛西海岸新区关于支持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等多项举措,同时结合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现有产业基础、优势、发展环境及核心竞争力,重点推进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推广柔性化定制、发展共享生产平台、加强全生命周期管理、优化供应链管理、拓展服务衍生制造等,着力推动制造业企业向服务环节延伸、服务业企业向制造领域拓展,加快业态模式创新,强化资源要素、技术和市场有效整合,释放融合发展潜力,带动产业链上下游、行业内企业和平台协同发展,形成融合创新生态圈,实现制造业、服务业转型升级。

创新突破!凝心聚力决战四季度
梳理今年以来西海岸新区的发展不难看出,“十三大创新突破行动”为新区打开了高质量发展新空间,成为新区2023高质量发展的主线之一。新区正以“创新突破年”为抓手,吹响决战四季度助推高质量发展的冲锋号。
11月14日,西海岸新区“创新突破年”工作专题会议召开,对“十三大创新突破行动”开展情况进行全面总结,找差距、补短板,激励全区上下锚定目标、加压奋进,聚焦重点领域持续创新突破,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攻坚四季度、打好收官战,全力以赴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推动新区全面提质、向更高水平迈进。
在年初召开的全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党建引领全面提质暨“创新突破年”动员大会上,工委区委着眼发展全局,以党建为引领,聚焦四大国家战略、实体经济发展、科教强区建设、高水平开放、促进消费、优化营商环境、功能区提档升级、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乡村振兴、文化软实力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民生改善、社会治理现代化等方面,部署开展“十三大创新突破行动”,进一步明确推动新区全面提质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十三大创新突破行动”开展以来,全区上下凝心聚力、攻坚克难,以敢闯敢试的魄力创造性开展工作,以专业精准的打法推进落实,在一次次创新和突破中赢得发展主动权,全区各项工作稳中有进、进中提质,谱写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示范引领区建设的崭新篇章。
国家战略功能叠加与政策优势是西海岸新区最重要的标识。“十三大创新突破行动”,其中首项就是“聚焦四大国家战略创新突破”。这不仅体现了对国家战略更深刻的认识,更是全区上下对落实国家战略攻坚任务的再一次精准聚焦。
秉承“新”的特质,新区聚力打造海洋强国战略新支点、建设世界一流特色海军城、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持续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在主动为国担当上走在前列、示范引领,不断开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示范引领区建设新局面。
站在全国67个自贸片区中的第一梯队,青岛自贸片区“2.0”版建设正如火如荼进行,吐露峥嵘。今年以来,青岛自贸片区共形成51项体制机制创新举措,数量处于全国前列,而且含金量高、延续性强、与国家要求契合度高。其中,25项创新举措为全国首创,占全部创新举措的49.0%,远高于全国自贸试验区的平均水平,也高于自身前三年的水平,整体态势良好,“全国第一梯队”的位置更加稳固。
体制机制创新是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力,新区生而负有使命。今年以来,全区新获批市级以上改革试点16项、累计达153项,90余项改革举措获省级以上层面认可推广。以深化体制机制创新为抓手,新区在健全专业园区建设机制、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统筹推动要素市场化配置等领域开展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其中,新型显示、先进高分子材料被列入省“十强”产业“雁阵形”集群;新区获批全国首批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区,正式获评全省DCMM(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贯标先进区;创新专业化市场化办节办会机制,一系列展会活动高水平举办,“四张国际名片”熠熠生辉……以改革的思路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新区进一步释放发展潜能、激发动力活力、塑强竞争优势。
作为“十三大创新突破行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新区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淮河路高架桥、地铁6号线、明董高速等基础设施攻坚项目进展顺利;经控大厦停车场以“停车+公园”模式,在黄金地段狭窄空间“抠”出了新区首个地下智能立体车库;奋进路打通工程入选山东省城市更新示范项目,成为全市土地集约利用的新典范……通过聚焦低效片区、智慧韧性、宜居宜业、提质增效等方面,新区分别在拓展产城融合新空间、持续增强城市功能、提升城市环境品质、创新攻坚路数打法上取得了新突破。
凝心聚力担使命,笃行不怠再扬帆。“决战四季度”的号角已经吹响,新区将紧紧锚定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围绕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实体经济振兴发展、城市更新建设、优化营商环境等重点任务,创新突破、攻坚克难,奋力夺取“全年红”,用实干实效彰显新区龙头担当,为青岛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贡献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