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半岛全媒体记者 张超
日前,胶州市医疗保障局被山东省医疗保险事业中心评为长期护理保险经办服务高质量发展典型项目揭榜单位,是此次全省增加的5家单位之一。
据了解,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胶州市60岁以上人口已达19.3万,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速,以及家庭结构小型化和空巢化的加重,有7%的家庭有需要长期护理的老人。胶州市医疗保障局坚持“锁定目标、重点突破、完善功能、强基固本”的工作理念,融入上合、服务上合,大力推动长期护理保险向基层延伸,通过政策、服务、管理“三个下沉”,医养产业得发展、失能人员得照护、医改红利得释放,实现“一举三得”,服务覆盖到全市5011个失能家庭,月均为每个保障家庭报销医疗和照护费用887元,推动“老有所养、老有所医”,用“小保险”撬动“大保障”。
养老院里有医院
看病就医在身边
胶州市医疗保障局创新实施“两院一体”服务模式,推动镇街卫生院与养老院深度合作,上门提供居家医疗和养老服务。在阜安街道卫生服务中心,开设了专门的康复治疗科为老年人提供康复治疗。不仅如此,依托于“两院一体”服务模式,阜安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胶州现代医养结合服务中心签订了合作协议,专业的医护人员为养老机构提供针对性的医疗护理服务。
“今年以来,阜安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结合实际情况与养老需求,同养老机构签订合作协议,开展长期护理业务,中心成立了长期护理服务专业团队,采购了一批先进的康复设备,针对失能老人的特点,开展医疗、护理、康复等医疗护理服务。通过这种‘两院一体’的模式,解决了养老机构在医疗护理方面不足的问题,将长护政策落在实处。”阜安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曾庆强说。
用心做居家长护
全城可医护上门
84岁的王连成因为三年前的创伤导致股骨头坏死,至今已经卧床两年了。今年春天,王连成老人接受到了胶州惠顺康诊所的长护服务,身体状况得到了明显好转。王连成的老伴乔立志告诉半岛记者,因为生病老伴长期卧床,不能运动,上厕所也不方便,所以吃饭不多,之前身体很消瘦。现在接受长护服务才半年多,能活动了,身上也有肉了,脸色也红润了许多。
胶州惠顺康诊所院长冯琳琳向半岛记者介绍道:“我们诊所是胶州市定点护理机构,目前我们已经组建6名大夫,10名护士,12名专业护理员的专业照护团队,为失能老人提供医疗服务和生活照护。”
据胶州市医疗保障局工作人员介绍,截至目前,胶州市共有长护机构57家,已建立由236名医生、308名护士、1233名护理员组成的长期护理服务队伍。其中公立机构10家,民营机构47家,具有家护资质的有50家,可以进行入户医疗护理服务,实现全城上门长护服务。这些长护机构推进医养深度结合,实现养老医疗服务“零距离”,还把医疗服务的触角延伸至全城家庭,将居家失能老人纳入医护上门重点服务人群,逐步提高居家老年人健康管理率。
胶州市医疗保障局长护业务科负责人梁宝泉告诉半岛记者,当前,胶州市享受待遇的失能人员报销比例最高达90%,去年以来累计为失能家庭提供28万小时照护服务,报销费用3837万元。
“长期护理保障是解决失能、失智人员照护难题的制度安排,是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中最富温情的一环。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失能人员的照护难题越来越凸显,针对这个问题,胶州市医疗保障局从今年以来大力实施长期护理服务向基层延伸计划,通过政策、管理、服务‘三个下沉’,让失能人员得到照护,让医养产业得到发展。今年以来,我们累计提供医疗服务和照护服务达到40万小时,为每个失能家庭平均每个月报销医疗费用和照护费用887元。用小保险撬动了大保障,激荡起建设现代化上合新区的医保力量。”梁宝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