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返回 2023年11月17日

稳全局、争一流、绘蓝图、赢未来

——李园街道谱写第四季度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半岛都市报    2023年11月17日

文/图 半岛全媒体记者 赵玲玉 通讯员 邵志伟 丁梦瑶

奋斗者的每一秒都是进行时。2023年以来,李园街道按照市委“1153”工作体系部署要求,围绕“实现高质量发展”这一主题和“加快建设西部魅力新城”这一目标,亮思路展措施,扛起“五区”建设新使命,勠力同心,真抓实干,奋力推动李园街道经济社会发展行稳致远,为平度市走实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绘就高质量发展的“实景画”汇聚磅礴动力。
紧抓项目建设,激发经济活力
合作签约讯息不断、投资兴业信心十足。为加力提速“先进制造业集聚区”建设,李园街道开展重点项目集中签约活动,华科职教城、中通快递电商产业园、上合舜祥产业园、泽兴新材料、天颐苑康养中心等17个项目集中签约,总投资达102亿元,交出一份奋力冲刺第四季度的“李园答卷”。
今年以来,李园街道聚焦“高质量推动经济发展”目标,牢固树立“项目为王”思想,以特色农业、商贸服务业、房地产业、总部经济、康养医疗等街道优势产业为重点,强力推动项目招引落地和开工建设,为实现高质量发展蓄能添势。进一步推动项目招引落地。截至目前,街道洽谈项目71个,其中重点在谈项目25个,总投资约计83.77亿元;签约项目46个,总投资119.39亿元,其中落地项目24个,总投资83.25亿元。同时,街道加快胶东半岛·领创中心项目建设,着力打造综合性优质税源载体,全年引进非实体项目130个,实现亿元以上签约项目落地率达90%,存量亿元以上签约项目落地率达100%。现如今,胶东半岛·领创中心已成功登上青岛市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榜单,实现平度“零”的突破!进一步推进项目建设投产。当前正是项目建设的“关键期”,穿行于李园重点项目建设现场,无论是从省级重点项目味谷大厦项目,还是到青岛市级重点项目中杰高端商业区以及红旗路西通商圈等项目,到处都是如火如荼的建设场景,项目建设日新月异、厂房车间内繁忙有序。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李园街道积极开展营商环境“进千企访万店”大调研活动,累计走访辖区市场主体3000余家,已解决问题50余份,着力为企业发展扫清障碍;深化“放管服”改革,落实“一网覆盖”“一窗受理”“一次办好”,打造“30分钟便民便企政务服务圈”,为企业提供“帮代办”服务1000余次,满意度达100%。

放大农业优势,助力乡村振兴
一畦水芹绿,十里飘菜香。正值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马家沟芹菜”的收获期,阳光洒向李园街道的马家沟芹菜示范园,只见满地翠绿的芹菜个高杆粗长势喜人,空气中弥漫着沁人心脾的芹香。“今年气候偏暖,芹菜生长周期更长,所以相较往年每亩产量能提升1000到2000斤,亩产将达到5000公斤左右,价格与去年基本持平。”青岛马家沟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蒲克峰表示。说起销量,芹菜种植户们心里都美滋滋的,今年的芹菜不仅产量高,而且深受市场青睐,除了供应本地农贸市场、饭店外,还通过“基地+互联网”订单销售模式对外销售,网络销售顾客遍布全国各地,随着农民收入逐年增长,农民的种植热情也日益高涨。
突出特色、放大优势,李园街道全面实施乡村振兴,着力推动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推动农业高质高效。依托“马家沟芹菜产业示范园”“汇勤农业基地”“特色家庭农场”等,李园街道做好“土特产”和乡村旅游文章,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在19个种粮主产区村庄加快推进2.2万亩的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率和产出率;持续压实粮食生产责任,粮食播种面积17.3万亩,花生播种面积稳定在1.17万亩,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300亩,粮油生产能力显著提升,街道获评“青岛市粮食生产先进集体”。推动农村宜居宜业。投资4500余万元,沿秦皇河成方连片打造万家疃等6个青岛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投资460万元,打造韩家疃、刘家寨2个宜居宜业乡村,目前项目建设正在推进,示范带动作用积厚成势。推动农民富裕富足。“一村一策”制定《村庄发展集体经济方案》,细化发展举措、理清发展思路;创办村级共富公司6家,打造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升级版”,助力共同富裕;全力推进党建统领乡村公共资源共享行动,以农村“三资”清理为抓手,清出了公平正义,清出了发展空间,盘活了集体资源,村集体经济实现扩源增收。

聚焦城乡品质,提升西城魅力
伴着初冬的气息,漫步在西部城区的街头,放眼望去,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一处处口袋公园坐落其中,处处皆是盎然活力。“这几年李园的变化太大了,老旧房屋变高楼,环境越来越好,生活也越来越方便。”提起李园的城市变化,刚刚喜分新房的东马家沟村民周春英感慨不已。
百姓沉甸甸的幸福感,折射出一座城市的民生温度。近年来,李园街道纵深推进“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年攻坚行动”,持续改善城市面貌、完善基础设施、推动城市品质提档升级。持续推进搬迁改造。花园、水沟子、里半庄、天津路南、东马家沟等片区安置房交付回迁;胜利路南、西马家沟、厦门路北、胜利村等片区安置房加快建设;历时十年的白果园片区回迁问题破题解决;老工业园片区顺利推进。完善城市基础建设。兰州路、沈阳路、胜利路等数条城乡道路相继投入使用,居民出行更加便捷,衡州路等12条城区主次干道加快建设,3条背街小巷基本完工;近1万平米紫云公园投入使用,慧云公园、万家疃路口绿化带补植提升和南宁路等项目加快推进,“西部新城优质生活圈”加速构建。改善城市人居环境。顺利完成国家卫生县创建任务,持续巩固城乡环卫一体化长效机制。充分发挥数字化平台案件处置机制,今年以来共清理小区小广告4900余处、卫生死角7000余处,完成城市区域旱厕整改36处,打造3个垃圾分类五星示范小区;拆除存量违建125处9.7万余平方米、新生违建13处1400余平方米,高效打造整洁有序的城市环境。通过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西部新城魅力更加凸显,生态与繁华相互交融的时尚宜居之城,正带给群众满满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做好民生保障,多谋“民生之福”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今年以来,李园街道以基本公共服务满意度为抓手,从民生点滴“小事”做起,加快补齐民生短板、破解民生难题,全力做好“民生”答卷,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兜牢基本民生底线。街道坚持就业优先战略,组织10余场线上、线下招聘会,提供就业岗位1000余个;为1.3万余名中小学生、1万余名老年人完成免费体检,切实筑牢了健康屏障;设立125个社会救助工作站和8处养老服务站,完成辖区710户在保户动态更新,对1400余名残疾人及时统计并发放护理与生活补贴共计390余万元,统筹推进助残、救孤、济困、优抚、养老等特殊群体保障工作。大力发展教育文化事业。广泛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完成送戏下乡101场、送电影下乡550余场;开展文化进万家活动99场,举办黄河大集20余场;强化文明诚信活动品牌打造和文明诚信典型的发掘和培养,开展“最美家庭”评选等公益活动,打造诚信李园活动品牌,切实将文化惠民、服务百姓落到实处。稳步保障居民居住幸福。街道加快推进园柳小区等16个老旧小区改造任务,顺利解决江北综合楼老旧小区改造历史遗留问题,对36户困难群众危房进行改造,积极推进1202户农村清洁取暖改造计划,协调推进农村30个村自来水改造和污水治理,解决农村吃水“烦心事”和污水排放“闹心事”。干部沉下去,作风实起来,民情摸上来,发展快起来。街道扎实开展“说说心‘李’话”大走访活动,截至目前,发动机关干部600余人次、累计走访4010户农村家庭,解决村民问题168余件,通过进万家门、访万家情,实现居民幸福感再升级。
锚定目标不放松,奋楫扬帆勇向前。李园街道将以最大担当、尽最大努力、谋最大发展,坚决守牢安全生产、生态环保、耕地保护、社会稳定等一排底线,找差距、攻弱项、补短板,奋力冲刺第四季度,为平度市加快打造青烟潍城市群会客厅和青岛辐射带动半岛一体化发展桥头堡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