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半岛全媒体记者 郭巧玲
近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发布了《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授予2021—2022年度职业技能竞赛优秀选手全国技术能手称号的决定》平度市技师学院徐锡阳老师被授予“全国技术能手”荣誉称号!“全国技术能手”是国家技术人才评选表彰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为褒奖优秀高技能人才而设立的技术技能人才荣誉称号。“能获得‘全国技术能手’的称号,真的很高兴,证明了一直以来我们努力的方向是对的,汗水不会白流。”徐锡阳老师是平度市技师学院计算机专业实习指导教师,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员技师、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高级VR开发工程师。近年来,他先后在市级、省级、国家级职业技能比赛中斩获佳绩,以实际行动激励学生“以技立身”,帮助学生“以赛提能”,和更多学院师生一起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
打铁还需自身硬!
从“三尺讲台”走进“比武赛场”
徐锡阳,1986年出生,毕业于青岛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2009年开始参加工作,2016年到平度市技师学院任职,任职以来他一门心思研究的是怎么给学生上好计算机方向的专业课,作为一名专业的实习指导教师,认真研究教材,多方参阅各种资料,力求深入理解教材,准确把握难重点。针对不同学生特点,制定不同的教学思路,在给职业班计算机授课的时候,利用在企业工作的经验,给学生多讲些实际遇到的问题,让学生真正明白技工在工作中发挥的功能;而在给高考班授课的时候,针对他们侧重于理论考试的特点,在平时实训的时候更加注重知识点的讲解,让学生在动手的同时又能动脑,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受到了师生的广泛好评。
正当徐锡阳专注于课堂教学改革和教师队伍建设时,一次偶然的发现,促使他从“三尺讲台”走向“比武赛场”。2019年,徐锡阳惊讶地发现身边的一些老师甚至学生都有了各种省级及以上的技能大赛奖项,有的还获评了“技术能手”的称号,自己却鲜有高层次奖项和称号。而为促进技工教育高质量发展,学院也越来越重视技能竞赛工作,这一细节极大地触动了徐锡阳,“打铁还需自身硬!”要指导学生,教师就得先是比赛的行家里手。”此后,徐锡阳开始关注各类技能比赛,在比赛中进行技能展示和技艺切磋。
“从2019年开始参加各种大赛,之前在企业工作的时候都没有听说过,也从来没有接触过。”徐锡阳告诉记者,在2019年,他分别拿到了一个国赛的二等奖和省赛的一等奖,刚开始参加技能比赛就取得这样的好成绩,这给了徐锡阳极大的信心。“2020年,又拿了两个国赛的二等奖。“刚开始参加比赛是跟学院另外一个老师组队,主打的方向是虚拟现实,之前只听说过,但我没有做过了解。正好有一个机会,去参加一个培训,我们去了之后发现这项比赛很适合我们两个,因为虚拟现实需要建模,组队的老师正好是擅长做游戏建模,剩下的一部分是编程的,是我擅长的领域,我们两个就一拍即合,从此开始参加比赛。”
“在虚拟现实这一赛项,我们做出了很多努力,也学习成长了很多,但是要拔尖,拿到国赛的一等奖,还是很难的,然后我们就开始总结,觉得需要换一个赛项。”2021年,徐锡阳开始专注于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全国电子信息服务业职业技能竞赛,这是一个纯编程的比赛,他把所有其他比赛都推掉,主攻这一项赛事,“第一年,16道题,我做出了14道,自我感觉还行,但成绩下来后,我是一等奖第五名,其实有些失望,因为我的目标是前三名,这样我才有可能获评全国技术能手,对我来说还是没有达到预期。”
意料之外!
大赛实现突破,用成绩证明了实力
手指翻飞,行云流水,键盘敲击演绎着多重奏,在2022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第四届全国电子信息服务业职业技能竞赛——计算机程序设计院(Python编程)竞赛全国总决赛的比赛现场,来自平度市技师学院的徐锡阳正神情专注,有条不紊地向着一等奖的前三名发起最后的冲击。经过激烈角逐,徐锡阳不负众望,从各省各地市的佼佼者中脱颖而出,取得一等奖第三名的好成绩。徐锡阳用自己的行动证实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亘古不变的真理。
“准备比赛需要耗费大量时间的同时,还有心理的压力,暑假不能休息,暑假结束以后,晚上也要不断地练习编程,每天至少练到晚上10点,也没有休息日,从身体到心态需要不断的调整,就这样一直坚持到决赛。”2022年参加比赛前,徐锡阳很矛盾,怕成绩还达不到预期,更怕成绩还不如之前。
比赛完,他算了算自己16道题做出来12道题,信心一下子就没有了,对成绩不抱任何希望的他只想抓紧回家。“成绩贴出来了,我没打算去看,就一直坐在那里,后来有一个裁判过来找我,他恭喜我得了个一等奖,是第三名。我顿时来了精神,第三名吗?我就抓紧时间站起来过去看,还真是!”
2022年12月,徐锡阳参加的这次比赛获佳绩,根据大赛规则,徐锡阳老师被授予“全国技术能手”的荣誉称号!3年的时间,徐锡阳实现从“零”赛绩到“N”个比赛奖项的华丽转身,甚至取得国赛一等奖,获评全国技术能手,日复一日刻苦训练,精益求精的技能学习,他用成绩证明了实力。
“计算机学习表面上看起来很晦涩,真正深入进去之后,你会发现它是一门很有趣的专业,它有自己独特的魅力。”徐锡阳谈起“计算机”滔滔不绝,计算机的逻辑性很强,它是不受其他因素干扰,没有不确定性的因素。“尤其是编程,他是很烧脑的,有挑战性,吸引着我去学习,去研究。这也是我最感兴趣的一门课程”。徐锡阳介绍,电脑无法直接理解人的语言,编程就是把人的语言翻译成计算机语言,让计算机去理解、去执行命令。“简单来说就是人和计算机之间需要编程这个东西去实现交流。”
步履不停!
做好技工教育星火的点灯人
大学毕业后,徐锡阳先入职了一家软件开发工作,在工作中刻苦钻研,不断提高软件编程、数据库管理以及运维实施等技术水平,参与了三级医院管理系统的研发及运维工作、市医院医保管理系统的研发及实施工作,受到了公司及客户的认可。进入学院后,他努力适应教育教学环境,并在工作之余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凭借扎实的编程能力,于2019年5月考取了数据库系统工程师;此后通过参加各种培训和实践活动,补充信息系统管理能力,于2021年5月成功考取了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
他秉承学院“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理念,积极学习各种前沿科技,并将科技知识应用于指导学生参与技能竞赛中,加班加点练技能,不断带领师生参加各级职业技能竞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20年11月,第二届全国电子信息行业新技术应用职业技能竞赛山东省选拔赛5G+MR资源开发赛项指导学生获二等奖;2021年12月,第三届全国电子信息行业新技术应用职业技能竞赛山东省选拔赛VR技术应用指导学生获二等奖。2022年11月在第四届全国电子信息服务业职业技能竞赛——网络选拔赛计算机程序设计员(Python编程)赛项指导多名学生分别获一等奖和二等奖……
作为学院计算机网络专业技能大师工作站主持人,他积极主动开展教育教学重点问题研究,加强学科教学教研团队建设,解决学科教学难题,主持课题研究、师资培养、大赛训练、技能提升等工作,发挥了先行研究、交流研讨、示范引领的作用,在校期间发表论文1篇、出版教材1本、参与优质课程建设2次。作为学院人工智能专业学科带头人,积极对接高科技公司建立校企合作,引进商汤人工智能教育平台,开设人工智能通识、Python编程等多门人工智能课程,为学院培养高技能人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载誉而归,步履不停,现在的他最想说两个词,“感谢、继续”。“感恩学院的信任与教导,感谢学院师生的相互扶持和鼓励陪伴。这不是我的终点,这只是我的起点,我会继续努力。”作为一名教师,徐锡阳深知自己的主要任务就是教书育人,他说:“技能成就梦想,奋斗出彩人生,接下来,我将继续做好技工教育的点灯人,教导更多计算机专业的学子,希望他们都可以在属于他们的舞台上绽放技能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