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全媒体记者 刘姮
通讯员 肖奥林 庄晨誉 倪瑞
安居乐业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今年,市北区全力推进老旧小区升级改造工作,从一点一滴的基础设施开始,到“一楼一策”打造宜居小区,135个老旧小区旧貌换新颜,散发着欣欣向荣的朝气和活力。
即墨路街道
按需改造“一楼一院一特色”
今年,即墨路街道共启动老旧小区改造楼院156个、改造面积40余万平方米,涉及居民6000余户,是市北区改造体量最大的街道。改造前期,街道对计划改造的楼院逐个摸底,定期召开民意调查征询会、改造方案评审会、民意调查座谈会,同步实施拆违治乱、环境整治、五网合一等工作。
“这新铺的地面可太好了,让人心里敞亮。”站在热河路44号小区一角新铺就的路面上,热河路社区居民李先生言语中透着高兴。热河路社区书记邱继红介绍,热河路44号小区缺乏休闲设施,此次改造社区在小区内增设休闲座椅,重新铺设地面,为居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
平整宽敞的路面、粉刷一新的墙面、典雅的凉亭……市场二路小区整洁的环境也让记者耳目一新。“拆除小区内私搭乱建、清理乱堆乱放,对环境卫生做到清根见底,咱小区的变化老大喽。”小区居民王先生感叹道。
针对市场二路小区存在的问题,街道将环境整治工作和创建文明城市相结合,着力改善小区公共环境卫生。
“居民抱怨少了,小区氛围越来越好。各社区都成立了‘志愿服务队’,主动帮助居民解决管线维修、停车位划分、屋顶修缮、防盗门更换等问题。”居民都女士告诉记者。
“此外,即墨路街道还组织各社区深入挖掘区域特质、历史文化等资源和优势,通过文化创意赋能,对旧有城区进行特色改造。打造上海路61、63号拥军特色楼院、禹城山庄廉政特色楼院、恩县路10号尊老爱幼特色楼院等等,实现一院一特色,通过打造一批绿色、美丽、宜居、幸福的精品院落,既改善人居环境,又厚植文化底蕴。”即墨路街道武装部部长曾义权告诉记者。
宁夏路街道
“边角地”变身双拥广场
宁夏路街道云溪路12号4号楼东侧原有一块空地,面积约600平方米。多年来因疏于管理,空地上杂草丛生,存在圈地种菜、私搭乱建、乱堆乱放等现象,一度成为管理难点。
今年,街道结合老旧小区改造,盘活楼院边角地带,在此处打造云溪路12号双拥广场“微更新”项目,为居民营造干净整洁的居住环境。
改造前期,街道遵循因地制宜、经济适用、延续文脉、留存特色的原则,采取部门联合、街区联动的方式,拆除小区内乱搭乱建5处,清理乱堆乱放、杂草和菜地等杂物20余吨,平整场地500余平方米。
昔日一片杂草丛生的“边角地”,如今变成了一处居民共享的多功能小广场。铺设彩色健身路径和活动场地、安装座椅、设置廊架、增加绿化等完善广场功能,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优化空间布局,设置休闲区、健身区、老年活动区。同时融入历史文化元素,增设海军历史宣传栏,打造集休闲娱乐、文化宣传于一体的双拥广场。
延安路街道
“改”出居民新生活
“在这里住了20多年,没想到越住越新啦!”走进明霞路社区黄山路改造片区,在这里居住了20余年的居民于春利对这里的变迁感触颇深。近日,延安路街道明霞路片区改造工程顺利完工,一个个老旧小区“脱胎换骨”,重新焕发出新活力。
“没有进行老旧小区改造以前,小区的环境可以用脏乱差来形容。改造后,道路平整了、环境变好了、停车规范了,居住体验感更好了。”谈到小区的变化,于春利脸上流露出喜悦的笑容。
记者看到,在上清路片区174号楼前,黄杨树、月季等树木花卉错落有致地分布着,绿意盎然的景象让人心情十分舒坦。“通过实施老旧小区改造,我们小区的绿化率也大幅度提升了。”社区居民丁海荣说。
今年,延安路街道深化老旧小区改造,通过增设儿童休闲运动场地,老年人休憩座椅、党建学习绿色长廊、电动车充电、公共晾晒区等配套设施,进一步提升居民生活便捷程度,让居住环境更美丽更宜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