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全媒体记者 韩英子
通讯员 李旋
“第一次深入到校园的每个角落,我首先被学校的硬件设施所震撼,宽敞明亮的报告厅,热气暖暖的餐厅,图书馆、体育馆、300米标准塑胶跑道的田径场及足球、篮球、排球等专业运动场地一应俱全。”学生家长李维中在参加中央商务区实验学校举办的家长驻校活动时感慨道。近年来,市北区不断扩增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全力推动教育全域全面全程优质均衡发展,涌现了一大批教学质量高、社会声誉好的名校,越来越多的学校成为“家门口好学校”。
优质均衡让孩子共享有质量的教育
“孩子到上学的年纪了,还是想把孩子接到自己身边照顾。”在青岛创业的王女士说道。据了解,王女士一家来自黑龙江省伊春市,今年孩子入学前,王女士来到市北区招生咨询服务站,领取了《市北区2023年小学入学政策明白纸》,听取了服务站工作人员的详细介绍。目前,市北区同步开通了招生咨询电话、网上服务站、流动服务站等,不用出家门就可以咨询。
王女士一家只是众多子女入学家庭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市北区不断优化教育服务供给,加快扩增优质学位,两年间18所学校和幼儿园交付、开工,增加学位14400个。面对今年入学压力大的情况,通过新建、挖潜、调配“一校一策”全部解决2023年秋季开学学位缺口,保障了区内全部适龄儿童顺利入学。
名校名师引领让教育高品质发展
“看到自己为学校写的新校牌,我真真切切感受到,自己就是市北礼贤初中的小主人。”青岛第四十二中的学生孙欣桐说道。今年4月份,青岛第四十二中正式加入“青岛九中礼贤教育集团”,依托青岛九中礼贤教育集团政策、文化、实践、资源四大优势,通过植入礼贤文化、加快课程建设、特色活动引领等措施提升学校办学品质。据悉,2020年9月,在青岛市教育局指导下,青岛九中成立“青岛九中礼贤教育集团”,目前有青岛三十七中、青岛中德生态园礼贤学校等成员校,有效发挥了百年历史名校的龙头带动作用,激发了成员学校办学活力和信心,让“家门口学校”提质再升级。
初中学校作为基础教育承上启下的“腰部力量”,承担了众多家庭的期待,市北区结合教育资源现状、城市发展和群众需求,确定青岛大学市北附属中学、青岛第二十一中学、青岛市北中学等7所试点校,设立强校提质专项经费,实施设施环境改善项目,试点校完成“旧貌换新颜”。2011年起,以“头号工程”在全市率先开展集团化办学改革,目前全区已成立各类中小学教育集团23个,初中学校参与集团化办学100%全覆盖,中小学集团化覆盖率达81.3%。各教育集团坚持实施办学理念、特色课程、名优教师、教研培训、活动场地、校外资源的“六个共享”,形成集团内资源的良性流动,实现每所学校都有名校带动,每名学生都有名师引领,助力市北教育再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