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全媒体记者 吴璟
每当从青岛农业大学农业机械展示长廊路过,都会被几辆陈旧的红色拖拉机吸引住目光,那是拉开中国农机工业序幕的“东方红”拖拉机……11月29日,该校机电工程学院教师告诉记者,学校里陈列着百余件各个年代、各种来历的农业机械,展示着农业机械的发展历史。
长廊尽头与之相邻占地近3000平方米的青岛农业大学现代农业装备技术成果展厅,馆藏该校农业机械化装备创新团队近5年来新研发100余种新型农业机械化装备,展厅内一台台“钢铁兽”整齐阵列,展现着农业现代化机械创新研制的前沿成果。
记者走进现代农业装备技术成果展厅,进门左手边是该团队研发的以花生、大蒜、胡萝卜为代表的根茎类作物全程机械化作业装备,涵盖针对于我们国家不同地形地块、不同种植模式的各类型机具。进门右手边是服务于良种繁育机械化作业的小区田间育种试验仪器设备,全部加装北斗导航基准化作业功能。
继续往里走,是团队创新研发的基于现代标准化果园种植、田间管理和采收全程机械化装备,还有团队针对芝麻种植机械化问题而创新研发的芝麻精准种植和收获机械化装备。此外,这里可以看到全国油料作物基地物联大数据监控平台,平台可为我国未来数字化农业提供基础数据支持。
青岛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教师张宁介绍,这里展示的创新成果与装备均已得到良好试验示范和推广应用,在我国30个省市以及全球21个国家和地区大面积推广应用,取得重大经济社会效益。这些成果涵盖了400余项专利、200余项发明专利、200余种国内首创、37种全球首台新型装备,累计产值50亿元,两度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四度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这座展厅与展示长廊一起,堪称是隐藏在高校里的一座“钢铁兽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