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返回 2023年12月29日

京韵育新声,国粹绽芳华

京剧《东方大港》将亮相第十届中国京剧艺术节

半岛都市报    2023年12月29日

半岛全媒体记者 黄靖斐

2024年1月2日、3日,由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中共青岛市委宣传部、青岛市文化和旅游局共同指导,山东港口集团、青岛演艺集团联合出品,青岛市京剧院创排演出的京剧《东方大港》将亮相第十届中国京剧艺术节,作为入选本届京剧节唯一一部反映新时代新征程上中国发展新貌的现实题材剧目,该剧通过京剧艺术语汇勾勒当代产业工人的创新奋进之貌,科技发展之新,展示了传统京剧在新时代迸发的新活力,奏响了新时代京剧人守正创新的新华章。

紧扣时代脉搏
京剧《东方大港》以时代楷模——山东港口集团青岛港“连钢创新团队”的先进事迹为原型,通过讲述山东港口集团青岛港总设计师张连钢及其“连钢创新团队”自主创造世界奇迹——智能无人全自动化码头(QQCTN)的坎坷历程,将新时代产业工人不畏艰难、逐梦科技强国的感人事迹搬上京剧舞台,展现了当代海港人勇担使命、矢志报国的家国情怀,奋力攻关、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执着专注、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
京剧《东方大港》作为2022年度青岛市重点文艺精品创作工程,同时成功入选2022年度文化和旅游部艺术司“新时代现实题材创作工程”“新时代舞台艺术优秀剧目展演”“山东省齐鲁文艺高峰计划”等。剧目于2023年4月初完成了首演,4月中旬赴北京参加了文化和旅游部主办的“新时代舞台艺术优秀剧目展演”,下半年圆满完成了剧目的二轮巡演,得到了业内专家和观众的一致好评。

恪守京剧本体表达
京剧《东方大港》是古老的京剧与现代工业的碰撞,是一次守正创新的实践,在美学特色、音乐呈现、舞美视觉等各方面都做到了恪守京剧本体之上的时代表达。
京剧《东方大港》既保留戏曲的假定性、虚拟性的本质特征,又将时代特色完美镶嵌其中。京剧《东方大港》场景复杂多变,这些场景通过演员的表演达到“瞬时时空转换”的效果,港口、医院、家中等地点,除了以多媒体大屏予以点缀以外,主要依赖演员的表演,通过演员们精彩的唱念做打的表演,达到“无画处皆成妙境”的舞台效果。
京剧《东方大港》的音乐创作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勇于创新,为观众带来具有“当下感”的音乐体验。观众在剧中既能领略到原汁原味的京剧唱腔的美,也能听到柔情的小合唱,大气磅礴的大交响以及科技感十足的电子音乐。为了更贴合当代人的审美需求,音乐中还大量使用了钢琴、大提琴、小提琴的独奏以及通俗女声小伴唱来展现当代生活中柔美的一面。
在舞美视觉呈现上,京剧《东方大港》除了传统的一桌二椅,还有多媒体影像加以辅助,更好地让当代观众入戏,也能够更直观形象地表现当代科技的发展,《东方大港》无论是连钢团队进行测算、验证的场景,还是集装箱在舞台上的三维立体呈现,在多媒体的加持下都非常逼真和惊艳,充满现代工业科技感,既能保持京剧写意简约的特性,又能体现出科技感、智能化的新时代海港的风貌,符合当代观众的审美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