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返回 2023年12月29日

区街深度融合,工作无缝衔接

凤台街道、平度经济开发区协力绘就共同发展的美好画卷

半岛都市报    2023年12月29日

文/图 半岛全媒体记者 王晓伟
通讯员 宗绪昌 尹璐瑶

隆冬时节,走进凤台街道和平度经济开发区,看不完的场景变化,道不完的发展潜力,处处彰显着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生机与活力……
“平度经济开发区是平度市经济发展的‘主战场’,属地行政区凤台街道是经开区发展的‘主阵地’,只有‘主战场’和‘主阵地’全面深度融合,才能推动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今年以来,平度经济开发区和凤台街道区街深度融合,发展工作实现无缝衔接,立足产业发展定位,深挖融合发展优势,加快构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不断增创发展新优势,协力绘就共同发展的美好画卷。”凤台街道党工委书记、平度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辛俊杰介绍说。

体制机制持续优化
为全面深化经开区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激发内生动力,解决好经开区与凤台街道权责不清、职能交叉等突出问题,2023年5月,平度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印发《经济开发区与属地行政区(凤台街道)协同融合发展的意见》,进一步调整、厘清了财政管理体制和区街职责边界,建立协同融合发展机制,并就建立工作推进机制、建立考核一体化机制、加强工作配合协调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推动经开区和凤台街道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率先发展、高质量发展。同时,成立了包含征地拆迁、招商引资、财政保障等七大工作专班的区街融合发展领导小组,各项工作实现无缝衔接、全面落实,区街融合发展格局进一步巩固。

低效片区持续开发
立足辖区产业现状,结合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进一步优化二、三产用地比例及规划布局,构建“先进制造业、四新经济、人产城融合”三大功能板块。以广州路为轴线,分步实施低效闲置开发与更新,着力化解土地制约难题,规划建设以商住融合、二三产融合、产教融合为主要支撑的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三大片区”,打造人产城融合发展示范区。共梳理出符合条件的闲置资源18处、总面积约6.75万平米,已招引落地项目9个,其中:耀新生物科技等4个项目已投产运营,瑞创智能机械等2个项目已开工建设。

主导产业持续集聚
规划建设三大千亩产业园作为项目落地载体,促进主导产业集群成链;全力推动康师傅饮品生产基地等项目落户食品饮料千亩产业园,中建·智立方(平度)先进制造示范园、中国通用航空产业城等项目落户高端装备制造千亩产业园,鑫莅制药产业园、国药控股医药物流中心等项目落户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千亩产业园。今年以来,已实现亿元以上项目签约21个,落地17个,总投资125.3亿元。其中,中建·智立方(平度)先进制造示范园计划投资50亿元、科麟智传汽车科技产业园计划投资20亿元、铜锣湾广场商业综合体一期计划投资16亿元;科麟智传汽车科技产业园、智慧化“零碳源”热泵产业园等2个项目完成“24条产业链”大项目认定。

党建基础持续夯实
建立“332”基层党建工作体系,在农村谋划村党组织分类提升、村级集体经济增收和基层党员管理培训三项突破,将“强基”村摘帽销号,确定示范村2个,创优村11个,打造街道党校1处、村级党校分校13处,开展党员培训70余场;在城市社区通过健全1267个“红网格”激活基层治理神经末梢,号召2000余名在职党员穿上“红马甲”、升级碧桂园“红物业”提升社区居民幸福指数,不断提升社会治理效能,星光社区党委获评平度市唯一一个城市社区类青岛市五星级基层党组织;在“两新”组织抓实楼宇党建服务体系和优化企业营商环境工作中,成立山财大双创园党支部,目前园区内招商入驻企业200余家。打造中开院青岛孵化基地“共享党建中心”,实施“1+8+N”商务楼宇党建新模式,深化机关工作人员联系服务企业制度,目前已孵化“两新”组织党组织2个。组建机关干部“红帮办”队伍,为企业协调各类问题共计200余次。
城市更新持续发力
创新城市更新工作机制,为城市发展腾挪空间。上下贯通、顶格推进,党工委主要领导“扛旗”上阵、一线调度,办事处有关领导精简分工、专职包靠,管区、村庄、信访等单位一体联动、密切合作,构建起“顶格推动、分线突破”的滞留户攻坚责任链条,2023年完成18栋滞留房屋收尾任务,占全市的50%以上;分类施策、集中攻坚,根据不同单位承担的重点任务情况,重新调整管区、调整站所、调整策略,2023年拆除违建780余处、约9.1万平方米。

人居环境持续改善
创新整治机制,建章立制、抓源治本,建立组织领导、卫生巡查、群众自治三项长效机制,累计清理村庄乱堆杂物问题7500多处,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6700多吨;群策群力、上下联动,通过鼓励党员率先垂范、选树模范典型、结合信用体系建设等方式,使群众成为人居环境建设者、管理者和受益者。2023年共收集“文明城市随手拍”1300多件,并全部完成整改;对标先进、比学赶超,落实评比考核+督导改正+观摩学习的模式,坚持问题导向,学习先进经验,激励先进、鞭策后进,以考核倒逼责任落实,为凤台街道农村人居环境卫生整治提供动力保障。2023年度青岛人居环境3次暗访中,凤台街道在全青岛市排名分别是第15、第7、第8,均位于平度市第1名。

量力而行保障和改善民生
2023年,凤台街道坚持在高质量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把“民生所盼”变成“民生所赞”,不断满足广大居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安置区建设顺利推进。2023年,凤台街道共有在建安置区项目5个,其中中万家、苇园安置区和臧家疃、小刘家疃安置区已竣工并交付回迁;八里庄安置区正在施工收尾阶段,计划年内竣工;中八里安置区和杨家庄安置区推进顺利,目前均在主体施工阶段。
把老旧小区改造办成得民心、顺民意的民心工程。2023年,凤台街道共推进棉纺厂家属院、挂车厂家属院、福乐花苑南区、粮管所家属楼、粮油市场家属院、河头居民楼6个老旧小区的改造工作,共涉及26栋居民楼,惠及居民1036户。6个改造小区均于2023年3月底进场施工,目前,6个小区的改造均已基本完成,为广大群众“改”出更加宜居美好的“幸福港湾”,“改”出美好生活的新高度。
市政两条道路竣工通车。2023年,凤台街道配合城建局等主管部门,推进市政道路建设相关工作。香港路(深圳路至上海路)翻建工程已于2023年8月竣工通车,深圳路东通项目(贵州路—青啤大道段)已于9月竣工通车。
教育服务保障能力全面提升。凤台街道按照“优先发展、全域统筹、普惠共享”的原则,补短板、强弱项,增供给、促均衡,全面提升教育服务保障能力,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目前,朝阳中学已完成竣工验收,投入使用,学校规划设置18个教学班,可提供900个学位,充分满足周边小区居民子女的就读需求。总投资25554.43万元,规划建设36班的威海路小学正在前期准备阶段。现在,凤台街道辖区内建成学校44处,其中,中学8处、小学10处、幼儿园26处,在校学生3.7万余名,已形成与南城中心相匹配的教育资源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