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返回 2023年12月29日

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

《战歌行》首映仪式在青举行,定档全国上映日为2024年1月4日,由平度人张书林担任编剧和出品人

半岛都市报    2023年12月29日

文/图 半岛全媒体记者 邬明洋 赵一飞

2023年12月22日,青少年红色院线电影《战歌行》青岛首映仪式在青岛金门路小学隆重举行!
首映仪式由青岛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共平度市委宣传部、青岛市市南区教体局、青岛市红色文化研究会共同主办,由青岛市作家协会、青岛市影视家协会、市南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平度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平度市文化和旅游局、共青团平度市委、春泥诗社联合协办,由青岛金门路小学承办。
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副会长耿焱,赵兰香儿童发展基金会秘书长陈庆,青岛市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徐树成,电影《战歌行》执行制片人、山东省青年作家协会秘书长李庆辉;《战歌行》编剧、山东省青年作家协会副主席雷娟,青岛市南区教体局局长焦淑军,青岛市红色文化研究会创始人张辉,共青团青岛市委员会学少部主任王道岩,平度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颖,平度市副市长张洪水,胶州市政协副主席、市工商联主席于敬军,电影《战歌行》出品人兼编剧、山东省青年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青岛市红色文化研究会影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平度市李园街道南关村党支部书记张书林,以及吉林靖宇县审计局和建设集团,青岛、市南、平度、胶州宣传文化部门、艺术界、教育界、企业界和媒体的领导嘉宾,金门路小学部分老师、学生和家长等出席首映仪式,并共同观看了电影《战歌行》。
首映仪式由青岛市红色文化研究会会长于海江主持。首映仪式上,少先队员向参加首映仪式的领导嘉宾敬献了红领巾;青岛金门路小学校长杨红在首映仪式上致辞;张书林讲述创作历程;雷娟发言;徐树成宣布电影《战歌行》启幕。张洪水代表平度市政府讲话,他表示,《战歌行》是原汁原味的红色电影,是土生土长的地方文艺作品,是继《闪闪的红星》、《小兵张嘎》等脍炙人口的影片之后,为孩子们精心打造的一部既好看又励志的爱国影片。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都要倍加珍视这一文学成果,高度重视成果转化,要通过当地团委、妇联、教育部门的通力合作,推进《战歌行》电影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进入寻常百姓家。
据介绍,《战歌行》首映当天,正值青岛市红色文化研究会成立五周年之际,这是继原创话剧《暗夜之光》在青岛大学演出之后,青岛市红色文化研究会开展的又一场精彩的红色文化进校园活动。
据了解,《战歌行》由共青团山东省委、山东省青年联合会、山东省少工委、山东青年报刊传媒中心、山东青年作家协会、中共烟台市委宣传部、共青团烟台市委、海阳市委市政府、海阳市文旅集团、中共平度市委宣传部、平度市文联等联合摄制,李太岩子执导,雷娟、刘大伟、张书林等担任编剧,演员齐梓杰、洪悦熙、李淏东、夏子轩、管梓程、范修竹、王忠浩主演,张书林及李瑞云任出品人,王芸任制片人,李庆辉任执行制片人兼编剧,山东智华锦泓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及山东锦泓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出品,青岛瑞泓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联合出品,山东锦泓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发行,华夏电影发行有限责任公司、青岛破晓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青岛瑞泓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联合发行,其中张书林亲自参与创作并出品出演“村长”角色。影片讲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胶东孩子剧团”克服艰苦的生活条件和敌人的封锁扫荡,以歌剧、话剧、舞蹈、曲艺等多种艺术形式的演出活跃在抗日一线的故事。该片兼顾历史题材、战争故事和儿童视角,对引领新时代广大青少年不忘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坚定永远跟党走的信念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一提的是,影片中的主演们大都有过军旅题材作品的拍摄经验,从广为人知的《我和我的祖国》、《跨过鸭绿江》到《血战微山岛》、《幸存者1937》,主创们以丰富的演绎经验塑造了孩子剧团的生动群像。
如何结合当地实际讲好中国故事,拓展革命历史题材影视作品的内容和视角?如何在潜移默化中给新时代的少年们带来爱国主义教育,真切地走进孩子们的精神世界,让他们产生共鸣和震撼。青岛作为中国首个电影之都,有着深厚的电影文化底蕴和发展土壤,近年来佳作不断,《战歌行》作为本土青岛人出品的电影,为青岛这座电影之都增添了浓重一笔,也填补了多年优秀红色儿童片的空白。电影《战歌行》摄制完成于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之时,定档全国上映日为2024年1月4日,作为2024年中国第一部红色院线电影,适逢2024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施行之际,同时也是重磅献礼新中国成立75周年山东电影的开年之作,旨在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让红色江山永不变色,红色血脉代代相传!

■相关链接 影片热议
■首先这部电影把重点放在儿童身上,其实抗战期间我们的少年儿童是非常英勇的,把少年儿童的英勇事迹搬上荧幕,这让我很感动。我们的孩子应该受到最好的照顾,可是在战争期间,日本侵略者对我们的孩子这么残酷,激起了大家对敌人的仇恨,这个爱憎是非分明的。这个片子告诉我们很多优秀的思想,这对孩子是一个非常好的教育,也希望将来教育儿童的文艺节目和片子更多一些。(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副会长 耿焱)

■看完这部电影,我觉得这样一个题材的电影我们太需要了。主创团队从剧本开始,到拍摄,再到剪辑成片,故事抓住了少年儿童的心理,具有童心童趣,在潜移默化中给孩子带来了爱国主义教育的熏陶,走进了孩子的内心。(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文联原副主席、书记处书记 仲呈祥)

■历史是要一代一代往下传的,用各种方式往下传,其中电影是最有效、最直接的,在当前的大背景之下,这样一部整个视听语言方面、整个影像方面都非常好的青少年红色影片的出现,恰逢其时。(中国儿童少年电影学会会长 黄军)

■《战歌行》以抗战时期八路军胶东孩子剧团的故事为题材,从一个特殊角度表现了少年儿童的勇敢、正义和牺牲,表达了勿忘历史、保家卫国珍爱和平、景慕英雄的主题……故事有一定残酷性,但对青少年有重要的现实教育意义。(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尹鸿)

■《战歌行》将叙事空间选定在胶东半岛,结合当地实际讲述故事,拓展了革命历史题材影视作品的内容和视角。这是一部完成度高的儿童电影,填补了近年来革命历史题材儿童片创作的空白,为今后儿童片创作提供了可借鉴的思路和范本。这种寓教于影的方式倡导青少年向孩子剧团的成员们、剧团背后的革命者学习,不忘历史,以史为鉴,赋予作品独特的社会价值和教育意义。(中国电影文学学会副会长、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主任教授 黄丹)

■《战歌行》电影的品质是没有问题的,立意情感也没得说,是个好题材,剧团里面孩子的群像都搭起来了,人物也都立起来了,很值得拍摄这类题材的人学习。(中央戏剧学院电影电视系主任、教授 高雄杰)

■这部影片主题确实特别好,电影选取的拍摄角度也比较好,这群孩子没有参与直接的战争,而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组建孩子剧团,开展抗日救亡宣传活动,再现了那段历史。(全国知名的军旅题材编剧、八一电影制片厂文学部主任 王强)

■《战歌行》这部电影最大的意义就是告诉当代的青少年,我们现在的每一天,每一餐都是当年那样的一段历史换来的,是由无数人的牺牲换来的。我们现在的青少年应该珍惜当前来之不易的幸福,应该接受这样的感恩教育。我也希望这部影片能够让所有孩子、所有人都感恩现实,感恩现在的生活,影片的目的也就达到了。(著名编剧、《光明日报》文艺部副主任 李春利)

■看了这部电影之后非常受感动,这部电影可以说是近年来不可多得的关于抗战儿童题材的红色电影,它生动地反映了胶东孩子剧团,在抗战时期血与火的经历,让我们深刻地感受到过去战争年代,孩子们从血雨腥风中走来是多么地不容易,让今天的孩子们感受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自不易,给今天的少年儿童带来深刻的教育和深刻的启示。这部电影是平度一位村支书张书林,他作为出品人,倾注了很多的心血,同时他也在影片中出演了角色,演得也很好,在这部片子拍摄过程中,他也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也非常令人感动。(胶州市政协副主席、市工商联主席 于敬军)

■这是一部很燃的红色电影,对孩子们有着深刻的教育意义,它能够激发起孩子们的爱国之情,将“爱我中华”的种子埋在孩子们的心中,我们要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感恩当下。(青岛金门路小学教师 杨鲁南)

■我看了这个《战歌行》电影之后,感受非常深刻。《战歌行》演得非常真实,尤其是在孩子剧团的同学们,当小画家牺牲的时候,他们表现得非常真实,让我感受到当时日本侵略者对我们国家残暴的一些行为,我以后应该好好学习,为祖国争光。(青岛金门路小学六年级二班学生 孙悫)

■看了这部电影之后,我非常感动,我们要珍惜现在的生活,好好学习本领和知识,长大了报效祖国。(青岛金门路小学五年级五班学生 黄奕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