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全媒体记者 刘姮
通讯员 宋致远
老旧小区改造既是群众家门口的“关键小事”,也是基层治理的“民生大事”。今年,海伦路街道打通堵点、疏导痛点、治理盲点,激发老旧小区基层共治、共享、共建的蓬勃生机。截至目前,列入今年改造计划的6个老旧小区已基本结束施工,2600余户“老”居民将过上颜值品质双提升的“新”生活。
道路平整洁净、车辆有序停放、绿植修剪整齐……走进四方实验小区,目之所及让人眼前一亮。在这里生活了23年的张阿姨,见证了一个老旧小区从“住有所居”到“住有宜居”的升级。“这次改造把地面道路硬化了,小区广场翻新了,机动车停放也规范了,正是老百姓需要的,每件都做到了大家心坎儿里。”说起小区改造后的变化,张阿姨满是称赞。
“老旧小区改造不是大拆大建‘大动干戈’,也不是刷墙面子工程,而是通过一项项‘微改造’提升社区居住品质。”海伦路街道老旧小区改造项目相关负责人表示,把居民需求放在第一位,是老旧小区改造遵循的根本理念。
如何让老旧小区在重焕青春的同时,营造更有温度的社区环境?对此,社区组织哈尔滨路2-14、南宁路104、106号等楼院成立了居民自治小组,在社区党组织、居委会领导下,肩负起管理小区的职责。
“以前我们‘跑断腿、磨破嘴’也总难让居民都满意,现在有事大伙自己商量,绝大多数问题迎刃而解。”回想起小区管理的“前后对比”,社区工作人员颇有感触。
瑞昌路117号设立“社区综合党委—网格党支部—庭院党小组”三级组织架构,让分布在各个庭院的党员在各自庭院党小组中发挥作用;安达路39号,各类网格统一集成党建引领“一张网”,一网“兜”起社区大小事……这样的“蜕变”,正在海伦路街道不少老旧小区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