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阳区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
半岛全媒体记者 高勇男
风华万象春潮启,扬帆远航新征程。1月10日上午,城阳区人民政府区长殷连刚在城阳区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
2023年,城阳区持续推进实体经济和招商引资、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提升作风能力和优化营商环境等重点工作,荣获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综合性区域试点、科技创新强区、文旅康养强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进区、县域老服务体系创新示范区、质量强省建设工作成效突出区、外贸新业态特色园区、婴幼儿照护示范区9项省级荣誉,湾区都市活力城阳建设迈上新台阶。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关键之年,是城阳建区30周年。城阳将当好大青岛北部经济隆起带的桥头堡,放大多重战略叠加效应,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扎实推进实体经济发展、创新驱动发展、高水平开放、扩大内需战略与共同富裕,为青岛发展勇挑大梁、多作贡献,在新征程上扛起新使命、谱写新篇章。
9项省级荣誉实现战略发展效应叠加
2023年,城阳区获评山东省共同富裕先行示范区,全国率先推出“三高共管、六病同防”医防融合慢性病管理服务模式;全区人均体育场地4.9平方米,经常锻炼人数超61%;“小桔灯”多维救助工作获评全国社会救助创新十佳案例第一名;全区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幼儿数占比95%,优质园区占比96.4%;青岛市唯一获批山东省首批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试点;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3.1%,空气优良率88.2%。
获评山东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综合性区域试点,拥有六大先进制造业重点产业链,轨道交通千亿产业链获评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全区研发投入强度达3.84%,较上年同期增长0.6个百分点,;市级绿色工厂新增17家,占比全市45.9%。
获评山东省科技创新强区,全区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数量2427家,占全市26%,比2022年增加540家;全区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突破1900家,新增400家;新认定市级技术创新中心18家;9家企业获市级技术创新中心择优奖补;新认定7家市级重点实验室,出台《城阳区重点实验室备案认定管理办法》,建立区级实验室培育梯队。
获评山东省交旅康荐强区,全区一级馆以上文化场馆4个:城阳图书馆、城阳文化馆、城阳博物馆、青岛科技馆;全区共有4A级景区2个:方特欢乐王国和奥林匹克雕塑文化园;美术馆、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共有16家,面积15万平方米;医疗、养老、养生保健(非医疗)机构总数1711家,新增161家;星级饭店15家,其中五星级2家、四星级4家。
获评山东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进区,省级以上产业集群数量达6个,其中国家级4个,省级2个;全区省级以上制造业单项冠军新增15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5家,认定数量均居全市前列;省“瞪羚”企业80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484家,创新性中小企业456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9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突破2400家;民营市场主体数量达到27.1万户、民营四上企业数量1714家。年营业收入亿元以上企业数量突破450家。
获评山东省县域老服务体系创新示范区,全区共有正常运营养老机构22家,床位6074张,其中医养结合型机构共19家,医养结合占比位于全市前列;建成区级养老综合服务中心,新建养老服务站116处,完成适老化改造3710户,发放高龄补贴4925万元养老助餐、适老化改造、数字化养老三项工作全省领先。高龄补贴标准位居全省前列。
获评山东省质量强省建设工作成效突出区,连续五年政府质量工作评议获A等次,入选首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示范县”;获批“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综合试点”,获评“省级食品安全区”;协同构建“大质量”工作格局,一期投融资近3亿元,建设全国领先、线下线上协同的NQI“一站式”服务平台。
获评山东省外贸新业态特色园区,率先建成胶州湾北岸跨境电商快件“三合一”监管中心,上线运行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平台,实现跨境电商“1210、9610、9710、9810”四种模式全覆盖;投资建设9.6万平方米的综保中心9000平米的跨境电商展示交易大厅将于2024年投入使用。
获评山东省婴幼儿照护示范区,出台《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实施意见》《城阳区婴幼儿照护服务扶持政策实施细则》;成功申报国家普惠托育项目5个,获中央支持资金250万元;打造2处集“孕、产、育、托一体化”母婴健康服务管理中心,获评第一批省级托育示范机构;全区目前有近万个婴幼儿家庭得到专业指导与服务。
在新征程上扛起新使命,谱写新篇章
2024年,城阳将扎实推进实体经济发展。聚焦高端休闲食品新赛道,开工建设瑞幸咖啡生产中心、颂之馨生产基地。推动新型空心胶囊项目二期开工,支持海泰科扩能升级,实现山东聚合物新材料一期、华钨钨丝项目竣工投产。物元半导体实现主厂房交付、生产线投产,招引30个产业链配套项目。推动阿斯利康气雾剂生产基地、华晟自动化开工,加快建设国药科技城、海尔大健康一期、瑞思德等项目,引进产业链配套项目15个以上。推动数字电磁园区一期竣工、二期全面开工,逐步集聚中电科集团关联院所、企业。高标准打造数据要素产业园,集聚数商企业100家以上。加快企业“智改数转”,实施技改项目200个以上,认定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和自动化生产线10个以上。
扎实推进创新驱动发展。建设一个科创新城,新增市级以上技术创新平台、企业技术中心及重点实验室等30家以上。培育一批科创主体,新增单项冠军、小巨人、瞪羚、雏鹰、专精特新企业200家以上,高新技术企业超过21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2500家。营造一流创新生态,用好企业创新积分制,推行重大科技专项“揭榜挂帅制”“赛马制”。新增“优徕青年社区”项目8个、5800间,引进青年人才2万人以上。
扎实推进高水平开放。聚焦日韩集成电路、新能源、新材料、医美健康等产业,开工建设K茂国际时尚城,引进日韩项目20个以上。放大综保区政策、资源优势,加快建设跨境电商展示交易大厅,打造跨境新消费体验基地。用好中韩“国际客厅”,举办中日、中韩经贸交流会,争取日韩(青岛)进口商品博览会嵌入国家级平台。深化与日本香川、韩国大邱联络机制,扩大友城朋友圈,举办韩国美食节等文化交流活动。
扎实推进扩大内需战略,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多元化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发展。加快建设棘洪滩第四代万达广场,鼓励发展直播电商、社区电商、即时零售等新模式。东部结合崂山西麓和本土文化资源打造近郊游目的地,西部挖掘胶州湾文化资源发展沿海观光、休闲渔业等,中部依托流亭机场、白沙河沿岸资源打造生态环境优美、艺术气息浓郁、青年乐居乐业的北岸艺术中心。放大“潮系列”节会效应,擦亮“美得城阳”品牌。
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冲刺城市更新建设决战之年,全力推进119个重点项目建设。实施白沙河生态提升等25个绿色项目,新创建30条精品道路和6处精品街区,创建环境秩序示范楼院30个。全面提速中北通道等8项工程建设,启动流亭立交节点改造及高新区火炬路改建。实施34条市政道路改扩建,打通7条断头路,新建5个停车场、1100个泊位。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全力建设乡村振兴示范片区,打造东毛蟠桃园、林家水上农耕研学基地、西女姑山花鱼观光基地,新建3个省级和美乡村、2个市级示范村,实施桃源河等4条河流综合治理。加大优质服务供给,新建改扩建学校15处,年内完工5处,新增学位6400个。构建区域协调、医防协同、中西医并重的整合型医疗服务体系,加快推进北大人民医院二期、市中医医院城阳院区等项目,开工建设区公共卫生中心,加快打造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打造全省首个“慈善+救助”融合发展平台。打造一批养老示范社区,满足多层次、高品质健康养老需求。完善托育服务体系,每千人婴幼儿托位数达到4.1个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