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返回 2024年01月15日

17年的航程

半岛都市报    2024年01月15日

还记得去年6月,知名教育博主张雪峰曾在直播连线指导学生报考志愿时,大力向考生推荐的滨州学院吗?当时他和考生打赌,要报考得趁早,如果等人家更名“山东航空学院”,这所学校的报考分数将会大幅提高。如今有网友说,张老师一语成“真”,考上的学生有福了。
1月12日晚,李春风从老家坐了两个小时汽车,赶到山东航空学院门口“打卡”,还给远在外地的同学搞了场视频直播。2016年考入当时还是滨州学院的母校时,她就听说学校有更名计划,直到毕业3年多以后的2023年12月27日,“山东航空学院”的新校牌正式启用,总算圆了她和万千校友的梦。
“小金人”即将飞上蓝天
1月12日,挂上新校牌的山东航空学院门口,仍不时会有人来拍照打卡。这一新晋的“网红景点”被到访者所津津乐道,对比着学校里昔日“滨州学院”的烙印,新旧两个名字在人们的言谈中交替出现。
随着期末考试季的结束,绝大部分学生早已离校,偌大的校园显得空旷了不少。可学校一间间办公室里,各个部门、学院工作人员仍然在有条不紊地忙碌着,积极谋划推进学校接下来的工作,朝着下一个目标前进。
一切需要时间,亦如来时。
如今,人们对山东航空远超平均水平的飞机准点率并不陌生,这背后飞行员高超的技术水平是硬杠杠。而鲜为人知的是,山东航空大量飞行员来自半个多月前还称作“滨州学院”的山东航空学院。
飞行学院是山东航空学院的“王牌”,是该校最早称“院”的二级单位,也是最早开设航空相关专业的二级学院。2006年,山东航空学院的飞行梦就从这里开始。
在飞行学院的走廊上,首届毕业生的照片成为后来者的榜样:
吕吉昌,青岛,山航机长教员;
梁化帅,德州,山航机长教员;
王富磊,日照,深航机长教员……
“2006届首批飞行专业招收的学生中,有60人进入航空公司,出飞率可以说是相当高。”老家临沂的“00后”张成龙当天来学校进行毕业答辩,这也是他成为飞行员之前,要完成的最后一项考核,而眼前这些被学院视作骄傲的学长,都是他的榜样。
由于专业的特殊性,飞行专业的学生都采用订单模式培养。据估算,一名民航飞行员的养成需要投入80多万元,其中70万元是由签约航空公司负责。这就意味着,学生一入校基本就知道未来将为哪家航空公司服务。可谓妥妥的“行走的小金人”。
正是看中学校能签约的航空公司质量好,2018年,张成龙和父母认真考虑后,来到了滨州学院,成为飞行学院的一名新生。
“我的目标很明确,就是奔着当机长去的。”一入校,张成龙就签约了山东航空,他原本需要完成校内两年学习后,再进入航校学习两年。但由于疫情,航校训练进度受到影响,直到今年才完成全部学业。
网络上流传着这所学校的种种学习氛围。飞行技术专业学生“两人成行,三人成列,四人成方”,绝对不允许散兵游勇式、三三两两式地行进,整整齐齐的队伍成为学校一大特色。
由于专业的特殊性,飞行学院对纪律要求比一般学校要严得多。“用人单位的反馈,都是我们的学生规则意识很强,对民航这个行业来说很重要。”张成龙说,从刚入校时的稚嫩,到出校时的干练、气势,毕业生在校这几年的变化肉眼可见,也得到了用人单位的肯定,“民航里有个词叫‘手册员工’,就是一切行动按照手册来。正是学院的准军事化管理模式,让学生更具备这样的素质,在走上工作岗位后兢兢业业,为百姓的飞行安全保驾护航。”
“进入学校的学习生活,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期。”在张成龙看来,学院这些准军事化管理措施让他受益匪浅,不仅让他能心无旁骛地学习锻炼,还跟老师同学培养了深厚的感情,“学校传帮带的氛围特别浓厚,不仅仅有老师指导,学长们也不遗余力地给我们传授经验。”
在飞行学院的正门入口处,“思想过硬,纪律严明,行为规范,技术精湛”的院训,概括了这个学院的办学特色和培养方向,也深深地融入到了学生们的日常工作学习中。
校园里的航空主题健身公园,是张成龙和同学经常锻炼的地方。公园里的固滚、活滚等专业训练器材上,常常“挂着”怀揣飞行梦想的学生。
即使对身体素质万里挑一的飞行学员来说,这些器材还很是“折磨人”,但每周两练只能算是他们的家常便饭。
1999年出生的高传儒是张成龙的同学。原为体育生的他,当年山东省专业考试第五,本可以选择很多985、211院校,但最后他选择了滨州学院,“当时就是想当一名飞行员,这就是梦想吧。”
在飞行专业,有不少高考高分学生,有些甚至在600分以上。“大家的目标都很明确。”高传儒说,大家都是奔着这个专业而来,学校也提供了非常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让他们对自己的未来从不迷茫。
结束毕业答辩,两位准飞行员只待航空公司发出的入职通知了。他们即将像自己的学长一样,翱翔在蓝天之上,未来在山航的飞机上,您或许能跟他们相遇。

从“啥都没有”实现“领跑”
2006年3月,刚刚毕业的马文来只身来到滨州学院报到,正赶上飞行学院筹建。身边人走走换换,但他的职业生涯一直没离开过这里:2008年任教学科研科副科长,2011年任科长,2016年任副院长,2022年当选院长,可谓见证了学院发展的每一步。
时间暂时转回2004年。那年,从师范类专科学校升本成功,滨州学院实现办学层次提升,迎来了新一轮发展机遇,也迎来前所未有的挑战。
彼时,全国同类的新建本科院校有七百多所,而且专业设置大同小异,如何在办学中脱颖而出,打造自己的品牌,是摆在滨州学院面前的主课题。
“当时学校进行了解放思想大讨论,讨论要办什么样的大学、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从那个时候就开始寻求学校办学的新方向。
2003年,滨州市建起全国第一个通用航空城,2005年又成立了中国第一家中外合资通用飞机制造企业——山东滨奥飞机制造有限公司,其制造的钻石DA40型系列飞机销量很好。但要发展航空产业,专业人才必不可少。
这一时期,中国民航持续高速发展,从国家层面看,飞行、机务、空管等民航专业人才的缺口很大。同样,山东航空的运量等各项指标也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山东省亟需大量的专业人才充实民航业。
下转A10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