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青岛海鸥数量增加,还要追溯到1994年。这中间有一位重要人物,就是青岛市园林和林业综合服务中心(原青岛野生动植物保护站)高级工程师王希明。
“那时候海边只有上百只海鸥,数量少、种类少,见人就飞,也没人投食。”王希明说,为了能吸引海鸥,他们想到了投喂,通过各种实验,最初王希明确定的海鸥食是玉米花,海鸥果真三三两两地飞来啄食。后来,他们将馒头片、面包片扔在海面上,这些海鸥也慢慢来啄食争抢。1995年,从遥远的西伯利亚飞来青岛越冬的海鸥竟然多了起来。挽留海鸥行动也从早期的“尝试”发展到后来的市民“自觉”。此时,海鸥离海面、离市民越来越近,它们的胆子也逐渐大起来。
目前来青的海鸥主要来自西伯利亚、黑龙江等地,从每年10月上旬到第二年4月底,海鸥种类包括红嘴鸥、黑尾鸥、灰背鸥、鱼鸥、白额燕鸥等,数量也从几百只增加到10万只左右。青岛海滨风景区栈桥景区管理服务中心主任王万波介绍,近几年,来青海鸥的数量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增加,大家对冬季观鸥的热情不断高涨。目前每天栈桥景区游客在2万人左右,周末能超过3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