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返回 2024年03月19日

旧货摊,新流量

半岛都市报    2024年03月19日

3月16日,两名年轻人穿梭在旧货摊间寻找感兴趣的物品。
三名女大学生对旧货摊上的老光盘产生兴趣。
数码“卡片”相机翻红,许多年轻人上手体验。
两名年轻人在翻看心仪的旧书。
3月16日,位于原天幕城的新青岛文化市场同样吸引不少“流量”。
文/图 半岛全媒体首席记者  孟达

充满怀旧味道的文化市场,涌进大批青春的面孔,其中不乏“00后”大学生的身影。周末,他们会专程逛市场,对于这些年轻人来说,能在这里买到老东西是种运气和缘分,能与旧时光来一次难忘的邂逅,则显得更有意义和价值。
“我母亲喜欢这个歌手”“这部电影我在小时候看过”……3月16日,在市北区昌乐路附近一家旧货摊前,三名青岛大学女生翻看着成堆的老光碟,2000年左右的音乐CD以及港片VCD、DVD特备吸引了她们。“我们通过刷手机看到这里有旧货市场,觉得挺有意思,所以周末特地来瞧一瞧。”其中一名女生说,在各平台上有关文化市场的内容很丰富,很多年轻人都被这里独特的怀旧氛围与慢时光所吸引。
“这两年,市场上年轻人突然多了。”摊主老郭说,一些摊主开始根据年轻人的喜好进货,“年轻人对于老动漫、影视音乐碟片之类的东西很感兴趣。”记者注意到,老郭的摊位上有一本《舒克和贝塔》连环画,不时有年轻人蹲下来翻看。
“今天来这里主要是想找老数码相机,看到心仪的会考虑买下来。”山东科技大学女生陈旭洋此行目标很明确,准备淘一台曾经风靡一时的数码“卡片”相机。在她眼里,这种相机拍出来的照片自带复古滤镜,能带来一种怀旧与朦胧感。
记者发现,数码“卡片”相机很受大学生群体的欢迎,相关摊位前总是围着不少人,他们一边拿起相机摆弄试拍,一边向摊主询问质量和价格。“在这里摆摊一年多,卖出去300多台。”摊主陈先生面前摆着一张小桌子,上面放着不同生产年代的数码“卡片”相机,不时有年轻人上前询问价格。一名大学生告诉记者,虽然网上也有很多卖家在销售,但是线下更能够直观体验相机的品相和手感。
“学生们一般都喜欢能继续使用的数码相机,而有的相机由于生产年代太早,其中的存储设备已经停产,有的无法用市面上的读卡器直接读取,因此只能用来观赏收藏。”陈先生介绍道。
除了数码“卡片”相机,各种手串挂饰摊位前常会出现大学生的身影。“来这里想淘一枚‘花钱’,还想看看手串。”来自潍坊的高丞丞说,他利用周末时间来青岛玩,专门安排“淘宝”行程。“一二十元就能买到。”一些学生表示,他们并不在乎手串挂饰的材质,而是更注重性价比和款式,线下挑选购买也便于试戴。
■延伸 告别“天幕”,以天为幕
离开昌乐路附近,新青岛文化市场周末市集摊位也是鳞次栉比,客流络绎不绝。
2023年,随着原天幕城施工改造,崭新的青岛文化市场在这里落成。拆除了原有的标志性“天幕”,如今的文化市场实现了以天为幕。市民李先生介绍,如今一南一北两个市集隔街相望,各色旧货商品同样琳琅满目,不少市民选择两个市场一起逛,以期待更丰富的体验与收获。
“新旧两个市场各有特色,感觉旧市场里老物件更丰富一些;新市场里环境更好,摊位更加集中,逛起来更加容易。”几名大学生表示,能不能“淘”到东西不重要,体验氛围、长长见识更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