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返回 2024年04月22日

逛完台东,顺路看看文化市场

一期223间铺位已全部交付,一“摊”难求人气旺

半岛都市报    2024年04月22日

新的青岛文化市场启用,引来市民“淘宝”。
艺术家当街舞墨献技艺。
文/图 半岛全媒体记者 王春燕

4月20日,青岛文化市场启用仪式在主街区广场隆重举行。正式启用的文化市场作为青岛的文化新地标强势“出圈”。

文化街太火,一“摊”难求
“文化街太火,导致一些商户想来没有位置。搬过来之后市场会更亮堂一些,规划也更有秩序。”珍古茗韵的老板刘利利是第一批来天幕城的商户,店铺原先在昌乐路,她对于文化市场的未来充满了希望,她认为文化市场会越来越好。
活动现场,随着金狮点睛仪式的完成,青岛文化市场正式启用,以文化业态为主导的复合型主题街区也开街运营,为广大市民游客送上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场景。当天,现场上演了展现国风美学的《水墨兰亭》与《鱼龙舞》,开设了中华书画展、崂山绿石主题展等特色展览,浓郁的文化艺术氛围吸引了诸多文化爱好者与周边居民的参与。

文化新地标强势“出圈”
记者在现场看到游客、居民来来往往络绎不绝。一个外卖小哥淘到了一把古琴爱不释手;有文学爱好者在旧书摊前“捡漏”;也有古玩爱好者前来“淘宝”;有的居民只是单纯来闲逛,和朋友们聊聊家常……
“就像是一本常读常新的书,每次来都有不同的惊喜,文化市场是了解一座城市前世今生的好去处。”文化市场不仅是本地的居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还有一些外地游客慕名前来。来自天津的游客张先生是做茶叶生意的,每次来只要时间充裕都会到文化市场转转。
“我们对文化市场是有感情的,这里就像我们的第二个家,也不单纯是为了赚钱,市场把我们一些朋友聚集在一起,早就分不开了。”古玩大爷一边低着头串着珠子一边告诉记者。文化市场的点点滴滴早已经融入了他们的记忆和生活。
“姑娘,拿把扇子吧,都是我自己设计的,拍照打卡特别合适。”一位阿姨热情地跟记者介绍着自己制作的小手工,脸上写满期待,似乎在等待着“识货”的顾客来一件件带走这些充满温度的小物件。
青岛文化市场在原天幕城的基础上改造而成,原昌乐路文化街的商户也已大部分搬迁至此。作为台东商圈的西北大门,青岛文化市场深入挖掘了传统收藏文化与台东市井文化内涵,以自身文化产业为支撑,丰富街区文化消费体验,为区域联动发展注入文化动能。从整体布局来看,青岛文化市场紧邻登州路啤酒街,又与台东记忆馆遥遥相望,既有特色啤酒文化与百年台东商业文化的核心助力,又与城市的烟火气和自带的大流量互相成就。市北区也将以青岛文化市场的焕新改造为契机,培育文旅产业的新型消费热点,为岛城旅游发展增添新的活力。

一期223间铺位已全交付
据了解,全新规划的青岛文化市场项目约4.6万平方米,其中一期建筑面积3.4万平方米,以传统文化产业为特色,深耕“文化+”领域,导入文创体验、创意办公等新业态;二期1.2万平方米,集中于文化博览展销领域,丰富文化市场的商业集群。目前,青岛文化市场一期的223间铺位已全部交付。随着各类店铺的入驻开业,青岛文化市场将持续为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添砖加瓦。
项目在改造过程中,紧跟城市保护更新步伐,除了保留原文化街的历史与韵味,还将建筑设计与业态定位进行了融合,展现出开放式街区的新姿态。根据不同业态的经营特点,划分了文化艺术主力店、综合展售业态区、古玩综合楼等区域,让喜好文玩收藏的文人雅士与偏好体验趣味的年轻群体,都能玩其所好,逛得尽兴。
蝶变新生后的青岛文化市场,依托省内唯一的“全国示范步行街”台东步行街与麦芽飘香的“登州路啤酒街”,立足资源禀赋优势,将奋力耕耘“文商旅”融合发展的沃土,让老牌文化地标焕新起势,为岛城文化产业添薪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