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返回 2024年04月24日

租金不比市内楼房便宜,有中介一天接百余私信咨询……

“治愈经济”走红  崂山小院吃香

半岛都市报    2024年04月24日

记录山海生活为“营生”
记者从短视频平台上搜索“崂山小院出租”,可以看到很多发布小院招租的视频,崂山小院范围不仅仅局限于仰口风景区前海一线,还包括王哥庄街道、北宅街道等,还有很多视频博主专门将自己在崂山小院的生活视频发布在平台上,以记录山海生活为“营生”,包括赶海、踏青、挖野菜等趣味视频,吸引了不少粉丝评论点赞。
越来越多的商家和个人,通过挖掘乡村的文化和自然资源,结合“治愈经济”的理念,打造出具有特色的乡村品牌,利用短视频引流的方式,吸引更多市民游客前去体验。
此外,“治愈经济”还推动了乡村文旅的创新发展,许多商家结合当地的资源优势,开发出独具特色的旅游产品,如生态农业、户外探险、品茗采摘等,特别是徒步爱好者,出于他们对崂山的喜爱,定制各种山海路线,吸引了大量“驴友”,这些项目不仅丰富了游客的体验,还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青岛崂山小院”团队的宋女士告诉记者,从三月份开始到暑期,是一个持续的租房旺季,他们现在已经是专业公司运作,从宣传、制作、再到接待看房等,提供“专业乡居顾问、真实乡村房源、崂山特产代言”等服务,从起初寻找房源到如今不愁房源,也是历经了5年的深耕。
“每天少则三四组,多则四五组。”宋女士介绍,现在每天都会接到上百个线上咨询,然后在线上预约沟通,随后线下带看。
“虽说都是出租,但崂山小院的出租与市内楼房出租也有很多不同。”宋女士介绍,因为很多人选择租住小院主要是考虑休闲性,特别是家庭,更看重房屋布局,配套休闲娱乐设施,比如依山傍海、露天平台等。
“主打就是性价比,老人能打发时间,我们也能吃到无公害蔬菜。”刘先生告诉记者,自从他在青岛工作安家后,便一直想把父母从老家接到青岛,但多年没能实现,他自己很喜欢看那种记录农家生活的短视频,能够唤起他对童年的美好回忆。去年经朋友介绍,刘先生花了两万块钱在青山村租下一处小院,经过简单的装修后,将父母接来居住。现在,他每周末都会开车从市区到青山村陪父母,孩子也能享受大自然,陪同爷爷奶奶一起种菜。
刘先生跟记者算了一笔账,父母两人的日常生活开支很少,基本上没有其他费用,出门步行一圈就能到海边,而且父母种的菜,有豆角、土豆、茄子等,基本上承包了他们小家庭的蔬菜,还能不定时招待朋友聚会,比去饭店消费更低一些。
“说实话,随着年龄增长,越来越不喜欢周末逛街购物,特别喜欢安静的地方。”青岛某三甲医院医生赵女士告诉记者,这两年,她定期与好友前往崂山徒步、露营。这种方式消费不高且能够锻炼身体,也在自然之中释放压力,帮助自己找回内心的平静,在她眼中,这本身就是一种“自我治愈”的方式。

三口之家的“山居”岁月
“其实我们是租住崂山小院较早的一批人,那时候新型民宿还不多。”解宝升是某网络平台“大宝的山居生活”账号主理人,也是一名职业摄影师,一家三口的山居生活被网友围观,产生了百万阅读量。
如今,解宝升一家三口租住在北宅科村一处带院民房,说起与崂山小院的“邂逅”,解宝升回忆,这还要起源于吃樱桃。
45岁的解宝升是辽宁人,从2010年来青岛后,起初在市区的楼房居住,2016年,他与爱人前往北宅吃樱桃,当时就被小院石头房吸引,随后用5000元的年租金租下在崂山北九水附近的孙家村石头房,一住便是三年。
后来,小家庭迎来新生命,原来的小石头房只能容纳两人居住,两人选择回市区居住。到了2020年,由于疫情特殊时期,解宝升跟妻子商量,尝试让孩子接受“自然教育”,多到户外接近大自然,于是便选择重返“山居”生活。
“现在住的小院租金一年4.2万元,同样面积却不比市区便宜,甚至比市内还贵,但是风景更独特。”解宝升介绍,他们现在这处小院位置距离北宅地铁口仅几百米,孩子在午山的崂山区第三实验小学上学,接送也很方便,丝毫不影响他们的工作生活。
“当地人在本土生活,小院只是作为一个居住的场所,但是我们来住的时候,就变了,把它变成一个既能居住安身立命的地方,又是一个亲近大自然、享受大自然的工作室,把它变成一个功能多元化的场所。”解宝升说,他们将年轻人的生活方式和传统的生活方式结合在一起,所以更加立体多元。
春日樱桃花、冬日雪满山……记者看到,解宝升为妻子和女儿拍摄了大量照片,也记录下了小院的四季变换。由于妻子的工作性质,他们一起把家变成了“个人工作室”,经常组织朋友客户到家中插花、品茶、学习交流传统文化。而解宝升作为摄影师,也将这里作为“第一课堂”,组织摄影爱好者相聚,拍照打卡。
“其实身边很多朋友也有这种想法,想租住崂山小院,但是很多人也仅仅是有想法。”解宝升说,因为在小院居住,需要有一定的动手能力,身边真正行动的人还不是很多。除此之外,很多平台上的粉丝看到他分享的视频也很感兴趣,经常来家中体验做客,他不断吸纳粉丝和朋友们的意见和建议,慢慢完善小院的设计和功能。
跟师傅学习太极拳、用柴火做饭、炭炉烤肉……解宝升将这些平日生活录制成短视频,发布在“大宝的山居生活”账号中。他认为,在山里面的生活方式让孩子的天性得到释放,从自己的女儿身上便能看出来。女儿性格很好,有灵性,而且特别喜欢小动物,也喜欢爬树。马上迎来樱桃季,小院里有7棵樱桃树,到时候爱人和女儿都会爬树吃樱桃,那是她们最享受的时候。
“萝卜、白菜、菠菜、大葱、豆角、茄子……全都是免费蔬菜。”解宝升笑着说,他们自己不种菜,都是房东种的送他们,一年四季不断供,也因此结识了很多淳朴善良的当地村民。
“其实真正阻碍上山隐居的并不是金钱,记得2016年的时候,我们揣着几千块钱就上山了。山里的年轻人更喜欢现代化的生活,从山区搬到市区,而市区的我们更喜欢宁静与自然,选择搬进了山里。”解宝升在自己的短视频中曾如此总结。
“当时跟房东签订了10年的租约,我们每年都会对小院进行改造。”对于未来会不会长久居住在崂山小院中,解宝升表示还没有打算,先享受当下。
青岛大学教授杨秀勇为记者分析,崂山区背山面海的优越条件,不仅为居民提供了宜人的居住环境,更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开辟了一方宁静的休闲天地。市民们选择在此租住小院,既是对高品质生活追求的体现,也反映出当代人对自然环境和生活质量的重视。与此同时,崂山区的优美环境也为居民提供了丰富的户外活动选择,无论是登山远足,还是沿海漫步,都能让人们在享受自然风光的同时,放松身心。
杨秀勇表示,这一趋势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现代人对生活方式的多样化追求。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人们开始更多地关注精神层面的需求,寻求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活方式。崂山区的小院居住模式正好满足了这一需求,成为了都市人新的生活潮流。
“可以说,崂山区小院休闲居住的现象,不仅仅是一种居住方式的选择,更是现代人对高品质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环境的珍视。这样的生活方式转变,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关注,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观察现代生活变迁的有趣视角。”杨秀勇教授告诉记者。
对很多人来说,崂山小院不只是小院,更是一方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