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返回 2022年04月01日

征信修复“猫腻多”

半岛都市报    2022年04月01日

  记者注意到,为了更加贴近“征信修复”,一些企业在注册名称和经营范围中含有“征信”字样,宣称可提供“征信修复”服务,而如此操作实则是在迷惑客户。
  记者调查了解到,“征信修复”“信用修复”服务实际是指“充分利用自身专业技能,严格依照征信法规范要求,针对失信主体征信报告中的不真实、不准确、或超过留档期限的非恶意的、违约类的失信行为,开展异议处理流程,代表失信主体与征信机构进行沟通,争取合法合情的权益”。
  事实上,有些提供相关服务的人,在招揽业务时不会向客户明确说明。在记者再三追问下,一名自称能办理该业务的人员表示,不能保证百分之百修复,如果修复不了全额退款。而在这个过程中,部分机构或个人诱导消费者提供个人信息,并支付高额费用,通过捏造事实,使消费者与金融机构、监管部门之间产生纠缠,进行虚假投诉,有时甚至提供统一模板唆使消费者无视合同约定恶意投诉举报。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还有一种情况是,服务者单纯是“借”客户的钱用:先把钱弄到手,业务能不能办成不重要,即使超过期限办不成,退款也是一拖再拖,而很多客户来自外地,加上服务者办公地点难找,及时退款成为一件难事。
  公开资料显示,也有一些打着“征信修复”旗号的服务纯属诈骗,近年来公安部门已经打击多起。
  专业人士也对“征信修复”潜在的风险进行了分析。“征信修复”代理机构或个人通常要求提供个人身份证件、联系方式、银行卡号等敏感信息,存在个人信息被恶意使用、泄露或买卖的风险,危害人身及财产安全;甚至教唆公众通过捏造虚假事实、伪造虚假材料,以“非恶意逾期”或“不可抗力”等理由试图达到“征信修复”目的,可能存在违法行为。
  对于“征信修复实为代理申诉”现象,中国银行业协会也曾发布《关于防范银行业金融领域“非法代理投诉”风险的公告》;北京、重庆等地也曾发布通知,提醒消费者警惕非法“代理维权”侵害。据介绍,“非法代理投诉”严重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扰乱银行正常经营秩序,挤占消费者合理反映诉求的金融资源,背后隐藏虚假广告宣传、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无证照经营、黑恶势力恐吓威胁等违法犯罪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