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返回 2022年04月01日

换了四条船,难舍这片海,租地存渔具,家住大高层

西姜,最后的渔民

半岛都市报    2022年04月01日

  父是老渔民 如今护山林
  “不能下海就上山,总感觉闲不住。”68岁的王正集笑着对记者讲,他现在在西姜哥庄社区当护林员,负责看守海山学校西边的山林。王正集是王相超的父亲,也是王相超曾经的出海“师傅”。第一次出海那年,王正集33岁,直到54岁,他才停下出海的脚步。他跟老一辈见证了一个个“乘风扬帆,渔歌腾海,破浪归舟,金鳞满仓”的好年景。
  “那个时候,勇气可嘉啊,即便是累,也敢出去,一船船鲅鱼、白鳞、鲳鱼,一筐筐对虾、蛎虾、杂鱼,以前海货多,现在没法比!”王正集坐在儿子家中,跟记者畅谈往事,那些年,他和船友们北起旅顺口,南至连云港的灌河口、也曾在长江口的广阔海域驰骋。
  “当时都是三家五家合伙买船打鱼干买卖,后来两家一起合作出海,再到后来很多人攒下了钱,就自己买船雇人单干了。”王正集说,据他了解,从有了私有渔业开始,就经历了打圆网、打挂子网、张方网、放流网的生产过程。过去,富裕点的家庭会自家出资造船,置办网具,自家人当劳力或雇工人出海叫“独局”,局就是指一条具备出海打鱼的渔船。经济条件不太富裕办不起“独局”的,便几家合伙“办局”,一般根据海上作业需要的人数决定几家合伙,如挂子网作业需要5人,那么最多由5家,也可以由4家3家合办。有句俗话叫“海上无人不使船”,只要是股东,都参加出海作业,捕到的鱼虾归股东所有。这种组织形式一直延续到“入社”以前。
  “我们那个时候出海条件差,没有那么准确的测量设备,都是摸索,也有人搭上了命,跟儿子现在又不一样。”王正集说,经过多年试探摸索,他和船友逐步掌握了大海潮涨潮落、风信、渔汛的规律和来往与波峰浪谷的技能。因为当时海产品资源丰富,海上捕捞收入颇丰,所以不少姜哥庄村民积累起丰厚的家底,但也付出过船毁人亡的惨痛代价。所以他一直认为自己和儿子十分幸运。
  “油价上涨,人工费上涨,导致成本增加很多,所以我们能自己干就自己干,还能压缩开支。”对于儿子王相超的单干,王正集表示理解也认可。

昔日低矮破
变身高大上

  “我高中毕业后就在社区工作了,一晃40多年了,真是亲眼见证了变化,特别是旧村改造的实施,这是村民都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王勤全带记者走访了西姜哥庄社区的多处楼房。
  据他介绍,西姜哥庄社区的改造整体上是分批进行的,主要有两期,分为多层和高层,多层是2005年居民抓阄分完的楼房,而高层是2018年抓阄回迁的,现在还有两个高层楼房待建,因为当时抓到的是期房,为此社区内还有三家居民没有住进楼房。
  “西姜哥庄社区的高层楼座是由海信地产开发的,小区名为西姜景苑。”西姜哥庄社区工作人员王宁宁指着身后的高楼介绍。记者观察到,虽说是回迁的高层,但是整个小区的楼间距设计很合理,户型采光较好,地下停车场,各种安保配备齐全,可以说是完全按照商品房标准建设的。
  “西姜哥庄社区的变化跟国家变化是同步的,特别是在整个崂山区来讲,退回二十年前,当时大多是农村,现在全是现代化高楼大厦,还有舒适宜居的城市化小区。”王勤全感慨万分,见微知著,他认为,城市的变化、社区的变化都在眼前摆着。
  从低矮破到家家户户小二层,再到搬进宽敞明亮、环境优美的居住楼区,从全村一台拖拉机到家家户户都有小轿车……全体村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住有所居,老有所乐,学有所教,也颠覆了有史以来“一家一户一个院,每家门口一个圈,正间锅台东西炕,两腿盘坐聊家常”的模样,让居民享受着与时俱进,文明舒适的现代生活。
  “我们社区的班子一直很团结也很和谐,就想集中力量为百姓谋福利。”王勤全介绍,2000年的时候,西姜村农、工、商总公司为全体村民办理了职工养老保险,2011年又办理了职工医疗保险,从农民变成了市民,让大家看到了希望。
  “思想穷比经济穷更可怕,社区居民最大的变化就是教育意识提高了,以前三五家庭主妇围坐闲聊家长里短,现在都是讨论怎么教育孩子,谁家孩子上学好,很少有人想让孩子再去出海。”王勤全跟记者举了个例子,尽管周围幼儿园、小学、初中等配套措施都很完善,但是很多社区居民的择校率较高,很多都会选择送孩子去带有外教的双语幼儿园,也从一定程度上看出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