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返回 2023年08月28日

山大复校    时隔近十年,盛况再现

半岛都市报    2023年08月28日

秋日的青岛,天气清和,骄阳送暖。一如1946年的这个季节。
那一年的10月25日,“全体师生五百余人,于热烈之氛围中,齐集大礼堂,参与开学典礼。礼堂布置,整齐肃穆,讲演台上,置讲桌一张,敷以洁白桌布,配以绿绒坐椅两把,极为清新。绕讲台边沿,排列秋菊数盆,红白相间,尤饶雅趣。礼堂座位分三列,左为全体教职员席,中右列为全体学生。主席赵校长,司仪吴同伦,行礼如仪,校长致训辞,对本校历史沿革及学生期勖,甚为详尽殷切,语重心长,庄严中肯”。

讲台上,赵太侔感慨无尽,能够重新复校,是他们经过多番努力的结果。抗战胜利后,各业百废待兴。当时,散落在各地的山大校友以汤腾汉为代表,成立了“国立山东大学校友会复校促进委员会”,奔走呼号,并请前任校长杨振声、赵太侔及党政名流联名致电,向国民政府请求在青岛迅速恢复山东大学建制。经多方努力,国民政府教育部决定恢复山东大学,并于1946年1月委派教育司司长赵太侔再任山东大学校长。
复校伊始,困难重重。赵太侔深知,大学这座大厦的根基还是师资阵容,所以他尽可能地通过各种渠道,延聘专家、学者任教,重新请回以前的教师,师资阵容再次强大起来。而收复校舍又是一大难题,赵太侔曾回忆说:“在校舍方面,原有的大学路校产不能收回,仅利用几处敌产日本中小学暂维现状,而在图书仪器方面,原有的大部分已经损失,所收回的只是一小部分残余。从国外购买,因为外汇和运输的麻烦,更是诸多困难,现在仅能利用这已有的少数仪器图书作为师生研读之工具。再说到已经应聘的先生许多不能如期到校原因,就是因为他们原有的事业和责任,一时不能赶快卸却,又加上交通也成问题,因此复校工作就受了很大的影响,虽说是复校,实际上等于创办。”经过多番交涉,《民言报》上发表了“山东大学复校工作已筹备就绪,一俟美军让出校舍,即可开学上课”的消息,巧妙运作将压力给到美军,加上赵太侔亲自谈判,学校得以收回大部分校舍。万事俱备后,赵太侔将一份份聘书撒向了各个学术阵地,在山东省档案馆里,留存着厚厚一摞,有上百封之多。
当年秋季,山东大学除在青岛招生外,还在北平、南京、上海、西安、成都、重庆、济南七地设立招生办事处,报考学生5871人,经过初试和复试,录取本科学生518人、先修班学生185人。
时隔将近十年,正式的开学典礼终于如期举行。
还是定在了10月25日上午九时。《国立山东大学校刊》在11月13日刊载了开学典礼的盛况。赵太侔在开学典礼的讲话中誓言要倾其智慧和力量办好学校,“学校有两个特点,值得提出来报告给诸位,第一点是地域和气候的利用,第二点是山大学生的传统精神,前者借着地理气候环境的便利,使我们正好侧重于海洋方面的研究和发展,所以在农学院设有水产学系,在工学院要添造船工程系,在理学院要设海洋研究所。
复校后,山大师生纷纷入校。到12月,从上海、成都、重庆等外地招收的学生陆续报到,与此同时山大教职员工也悉数到校。在赵太侔积极而诚心诚意的邀请之下,当时应聘的著名教授、学者有几十人,丁西林担任理学院院长,老舍担任文学院院长,因为老舍一时来不了,赵太侔就先兼任文学院院长。
12月国立山东大学临时校务会议开会决定举行复校庆祝纪念大会。《国立山东大学校刊》登载了复校纪念大会盛况:“是日瑞雪缤纷,寒风刺骨,但来宾冒寒参加者甚为踊跃,来宾及本校全体师生千余人,齐聚大礼堂,举行典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