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阳街道便民服务中心。
半岛全媒体记者 高勇男
日前,2023年度青岛市标杆型便民服务中心名单出炉,城阳街道便民服务中心上榜。
“小窗口”彰显“大服务”,便民服务中心是打通服务市民“最后一公里”的重要载体。城阳街道便民服务中心总面积约6000平方米,其中便民大厅面积约700平米,可受理劳动保障、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社会事务、计划生育等政务服务事项,为35个农村社区、33个城市社区的约50万市民提供服务。中心年办件量达10万件以上,办结率达100%。“政务小窗口,服务暖人心,我们秉承‘一次办好’的理念,简单事项即时办,复杂事项限时办,并设置了24小时政务服务自助服务终端设施。”城阳街道便民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
深化“一窗受理”,小小窗口解民忧
政务开放日,是接受市民建议,检验政务服务成效的一块“试金石”。在今年的开放日期间,城阳街道便民服务中心继续邀请市民代表参观体验、互动交流、建议建言,沉浸式了解各项服务内容与流程,从中发现难点、痛点、堵点,做到服务不缺位,真情解民忧。
据了解,为进一步提升居民的办事体验感和便利度,城阳街道投资10万元对大厅进行升级改造,重新进行功能区域划定,设置咨询导办区、综合受理区、后台审批区、自助服务区、政务公开区、休息等候区、投诉受理区、网上办事体验区、帮办代办区等,并设置会议室、档案室、母婴室,在各功能区域分别增加了自助叫号机、便民填写台、手机加油站、助残椅、宝宝椅、爱心伞等便民设施。大厅共设置12个窗口,包含8个业务窗口、1个综合受理、1个异地通办、1个潮汐服务、1个“办不成事”投诉窗口,其中无差别综合受理窗口2个,推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出件”模式,做到“一件事一次办”。
推广“互联网+政务”,便民服务暖人心
中心紧靠区实验二小,每逢开学季,总有学生家长忘记给孩子打印社保、医保材料,大厅的24小时政务服务一体机也就成为了很多人的选择,简单方便,随时可办。据了解,近年来,中心积极推广“互联网+政务”运用,实现数据多跑路,市民少跑腿。推进“无证明城市”建设,依托“爱山东”APP扫码利用电子身份证即可办理养老、医疗等政务服务业务,依托24小时政务服务一体机实现电子身份证、电子社保卡、电子驾驶证、电子行驶证、电子营业执照等高频电子证照在移动端汇聚。同时,延伸实现“掌上办”“网上办”“在家办”,对113项街道级通办事项清单和42项全市范围内通办事项及部分全省通办、跨省通办事项提供网上申报指导、异地代收代办服务,让政务服务有力度更有温度。
此外,为给居民提供便捷、高效、专业的帮办、代办服务,大厅开展社区级便民服务站帮办代办服务,实现帮办代办业务全覆盖。与物业公司签订帮办、代办服务协议,安排专人提供帮办、代办服务,建立完善帮办、代办事项、服务人群、流程标准。明确帮办主要包括人口计生、劳动就业、创业创新咨询、社会保险、福利救助、低保办理等与市民关系密切的民生保障类公共服务事项,彻底打通政务服务的“最后一百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