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返回 2024年05月11日

“研学”是门课,不是旅游产品

半岛都市报    2024年05月11日

廖德凯

“你还在家写作业?别人都出国见世面去了!”离暑期还有整整两个月的时间,“研学”市场却已人声鼎沸,家长焦虑满满。
如今,研学营的价格是普通旅游团两三倍,每年参与“研学”的人数成倍增长,海外研学项目动辄上十万元,就连学生在当地研学,也要收个几千元的团费,知名教育博主张雪峰都于近日推出了9999元的研学项目。研学旅行俨然成为旅游、教培市场疫后复苏的一大支柱和新业态。
然而,与火爆的市场相比,研学的效果令人不安。磨砺意志、滋养情怀,提升领导力、洞察力……研学项目所宣称的种种特色缺乏评价标准,花了不少钱,可孩子收获了什么,更像是一种“玄学”。导致家长形成新的焦虑:焦虑白白掏空“钱包”,更焦虑孩子在新“起跑线”上慢人一步。
归根结底,在于本质为教育“打助攻”的研学旅行概念,被市场“借用”“盗用”“滥用”,从而异化成了旅游、教培“生意经”。
早在2016年,教育部等11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就对研学旅行的概念、性质、任务、目标、组织要求有了清晰界定:“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是由教育部门和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安排,通过集体旅行、集中食宿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目的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帮助中小学生了解国情、热爱祖国、开阔眼界、增长知识,着力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按照意见要求,研学旅行有教育性、实践性、安全性、公益性四大原则,缺一不可。研学旅行是一门课程,而不是旅游产品,不是“特种兵式旅游”,也不是临时“坐地游戏”“排队两小时,打卡三分钟”,更不是以营利为目的的经营性创收。
一句话,研学旅行应回归教育活动本质,坚决避免成为一门“生意”,要和旅游公司以研学为名的旅游产品严格区分开。
需要注意的是,当前商品化“研学游”的组织管理过程,缺少甚至完全没有与学校课程融合,研学旅行脱离教育性,其公益性自然褪色。研学旅行应该是一门乡土乡情、县情市情、省情国情的教育实践课程,需要教育部门和学校把它当成一门“课程”认真研究,结合研学线路,制定研学的教学计划,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才能落实研学旅行的教育任务。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要达到这一目的,相关部门和教育教学机构应当制定好研学旅行的课程标准,围绕标准严格实施研学旅行计划。教育及文旅部门则要加强对研学旅行的抽查监管,及时纠偏;对“研学”“研学旅行”概念的商品化宣传和利用,进行规范和治理,褪去研学旅行的商品属性,真正做到“行走的课堂”启智育人。